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刘埙所作,名为《率诸友祭南丰先生墓》。诗中描绘了对南丰先生墓地的祭拜场景,以及对这位先贤的深切缅怀之情。
首句“星斗文章焕九天”,以“星斗”象征南丰先生的文章如星辰般璀璨,照亮了文坛,其才华横溢,影响深远。“焕九天”则强调了这种光芒的广度和高度,不仅在人间,更在天际。
接着,“萧萧松槚暗荒阡”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自然景象,松树和槚树在风中摇曳,一片寂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氛围。荒阡则暗示了墓地的年代久远,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久无世冑崇祠像,赖有山僧守墓田”两句,表达了对南丰先生身后无人祭祀的遗憾,同时也赞扬了山僧们对先贤墓地的守护与敬仰,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俎豆春回修废典,佩衿云合礼前贤”描述了祭拜活动的庄重与仪式感。俎豆是古代祭祀时摆放祭品的器具,春回则意味着祭典在春天举行,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修废典则是指修复或整理被遗忘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保护。佩衿云合则描绘了祭拜者们聚集一堂,共同向先贤表达敬意的场景。
最后,“此行莫作嬉游看,回首元丰重怆然”提醒读者,这次祭拜不应仅仅视为一次游玩,而是要深刻反思与缅怀。元丰是北宋的一个年号,这里借指历史,提醒人们回顾历史,感受先贤的精神力量,心中充满哀思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南丰先生及其文化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呼吁后人继承和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