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墙角黄葵都谢。开到玉簪花也。
老子恰知秋,风露一庭清夜。潇洒。潇洒。
高卧碧纱窗下。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如梦令》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墙角黄葵都谢",黄葵凋零,暗示了季节的转换,秋意渐浓。"开到玉簪花也",玉簪花虽未盛开,但其名字中的"玉"字增添了高洁之感,与前句形成对比,展现出秋日的清淡之美。
"老子恰知秋,风露一庭清夜",诗人以"老子"自谦,表达了对秋天的独特感知,感受到秋风凉爽,露水清新,满庭寂静。"潇洒。潇洒",两字叠用,既形容了秋夜的闲适,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自在与超脱。
最后,"高卧碧纱窗下",诗人悠然地躺在碧纱窗下,享受这份宁静与闲暇,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美,寓含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意境。
不详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火榻只宜春早。纸张不知天晓。
枕上问山童,门外雪深多少。休扫。休扫。
收拾老夫茶灶。
昨夜庭梧陨翠。诗思尤便爽气。
无事要生悲,可笑宋家多事。衰矣。衰矣。
但校邻翁酒味。
门外雪花飘洒。坐上乌丝方写。
秋露白泠泠,更着玉人亲把。三雅。三雅。
取醉莫论多寡。
有泪绿窗偷洒。有恨锦笺难写。
消瘦不胜春,玉骨都无一把。风雅。风雅。
正值文君新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