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的《过灞桥长安道上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经过灞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汉牒熟当披旧迹,灞桥今忽过征鞍。”以“汉牒”暗指历史文献,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与探索,而“灞桥”则点明了地点,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历史之旅。诗人仿佛在穿越时空,从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答案。
颔联“前朝宫展烟芜远,四望河山古木寒。”通过描写前朝宫殿如今荒草丛生的景象,以及四周河山间古木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时间的流逝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寓意着王朝更迭、世事无常。
颈联“自古功名应邂逅,大家岐路妄汍澜。”诗人在此联中反思了功名利禄与人生道路的选择。他认为,自古以来,人们在追求功名的路上往往遭遇各种选择和挑战,而这些选择有时可能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这里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蕴含着对命运的深思。
尾联“兴亡甚费生灵血,只得高人梦幻看。”诗人感叹历史兴衰给生灵带来的巨大牺牲,但最终只能由那些超脱世俗、思想高远的人来理解和解读。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