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谒杜少陵墓(其三)

迢递辞巴蜀,归魂路恐迷。

莫言林麓恶,不及浣花溪。

背郭诸峰抱,前村万木齐。

西风一凭吊,悽恻罢留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杜甫墓地的旅程与情感体验。首句“迢递辞巴蜀,归魂路恐迷”以“迢递”形容路程遥远,与“巴蜀”相连,既展现了地理上的辽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接下来,“归魂路恐迷”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担忧,似乎在预感此行可能带来的哀思与怀念。

“莫言林麓恶,不及浣花溪。”这两句转折,从对归途的忧虑转而赞美沿途的自然风光,尤其是将眼前的景致与杜甫笔下的浣花溪相提并论,不仅凸显了自然之美的对比,也暗含了对杜甫诗歌中所展现的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向往与敬仰。

“背郭诸峰抱,前村万木齐。”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山峰环绕,树木整齐排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仿佛是自然界的守护者,为诗人指引着前行的道路,同时也象征着对杜甫精神的追寻与致敬。

最后,“西风一凭吊,悽恻罢留题。”西风起时,诗人来到杜甫墓前,凭吊先贤,心中充满了哀伤与感慨。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切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通过“悽恻”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先贤墓地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文学巨匠精神的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杜甫及其作品的深刻敬仰之情,以及在旅途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游记诗。

收录诗词(208)

岑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柬耒阳胡使君(其一)

歧路谁相问,维桑有长官。

临邛辞犊鼻,安邑就猪肝。

大海怜萍梗,高枝托羽翰。

使君敦古谊,长铗不须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柬耒阳胡使君(其二)

耒江清见底,如带绕城阴。

我欲学为政,高堂闻素琴。

三秋兰芷气,千里楚云心。

旅客岂无病,安眠罢越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客之山阴

于役竟何事,行行不少留。

暂为虞苑客,忽作禹陵游。

日落潮痕长,蝉鸣驿路秋。

离魂与飘叶,并逐暮江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刘濂溪

言从孟诸泽,重到尉城阴。

古调久不作,忽闻流水音。

秋霜归侠气,春雪上文心。

爱尔难为赠,兰苕愧短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