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生高卧楚云旁,贱子飘摇每忆乡。
四海但知存父执,一鸣尝记值孙阳。
于今耽酒能多少,他日奇文恐散亡。
脱足耦耕如未晚,百年吾亦发苍苍。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怀刘海峰先生》,通过诗中“先生高卧楚云旁,贱子飘摇每忆乡”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人以“高卧楚云旁”的形象描绘了刘海峰先生的隐逸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漂泊中的思乡之情。接下来,“四海但知存父执,一鸣尝记值孙阳”两句则展现了刘海峰先生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及诗人对其才华的钦佩。
“于今耽酒能多少,他日奇文恐散亡”两句,既是对刘海峰先生生前嗜酒习惯的描述,也是对先生作品可能遗失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最后,“脱足耦耕如未晚,百年吾亦发苍苍”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刘海峰先生一样,即使年老也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深情地缅怀了刘海峰先生,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期许,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大江五月水汤汤,送尔西南守夜郎。
闻道还家生白发,可怜解印纵清狂。
天垂襄汉涵秋色,水下金焦接大荒。
青草洞庭还独去,空山枞桂渺相望。
淮南倒屣尽贤宾,纶阁今称老舍人。
潦倒青春长似醉,交游白首每如新。
一椽托足终何处,四海知髯故绝伦。
惟有诗情浑不减,独吟今夕莫伤神。
秋风生郡外,江汉合舟前。
霭霭列城树,摇摇长薄烟。
南州殊未极,西嶂正苍然。
不识临崖叟,垂纶复几年。
碧云岩壑盘遥势,斜日榛林映晚清。
涧虎欲来风满谷,四山秋叶一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