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结庐菰蒲中,柴门映碧水。
蒹葭何苍苍,两岸秋风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选择在菰蒲之中建造居所,门前的柴门映照着清澈的碧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蒹葭何苍苍"一句,运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蒹葭即芦苇,此处用来形容岸边的植被茂盛,与秋风一起,渲染出一幅秋日的生动景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不详
初名表,后改名黄,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晚年辞官后曾隐居吴江芦墟赵田村,故一作吴江人。明代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道教哲学与儒家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泪烛黯将灭,啼乌耿未眠。
暗风吹湿梦,夜雨忽连年。
饥乌噪不止,浮光射檐隙。
独客起开门,夜雪深三尺。
石转路不息,幽源从此去。
满地盖松阴,人影落何处。
使者分岐路,迢迢越五溪。
一为孤凤唱,无复冷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