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乐道挽诗三首(其三)

身老羞干禄,家贫喜著书。

妙虽穷比兴,粗亦到虫鱼。

潘令官何拙,虞卿意不疏。

传诗今有子,应不废菑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臣为彭乐道所作的挽诗之一,展现了对逝者生前品质与精神的深切缅怀。诗中通过描述彭乐道晚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首句“身老羞干禄”,描绘了彭乐道年岁已高,不再追求功名利禄,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接着,“家贫喜著书”则展示了他即便生活清贫,也乐于从事学问研究,以著书立说为乐,彰显了其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妙虽穷比兴,粗亦到虫鱼”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彭乐道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与成就。即使在诗歌的技巧上有所不足,但在其他领域如自然观察(“虫鱼”指对生物的了解)也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表现了其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特点。

“潘令官何拙,虞卿意不疏”引用历史典故,将彭乐道与古代官员潘岳、虞翻相比较,暗示彭乐道虽然在官场可能显得笨拙,但其内心却并不疏远,保持了高尚的情操与真挚的情感。

最后,“传诗今有子,应不废菑畬”表达了对彭乐道后继有人的欣慰,以及对其学问传承的期待。诗句中的“传诗”既指文学作品的传承,也暗含了对彭乐道教育后代、传授知识的肯定,预示着他的精神与学问将在家族中得以延续,不会因他的离去而中断。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彭乐道晚年生活的描绘和对他精神品质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传递了对理想人格的颂扬,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孝叔挽诗

登科方欲冠,谢病未当传。

欢喜荣亲日,康强任子年。

入川将老矣,返鲁遂终焉。

他日南城路,回车一怆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唐康功挽诗二首(其一)

命也人难料,天乎子可怜。

愁看一片玉,埋向九重泉。

已觉荆枝悴,空馀綵服鲜。

老亲今八十,行路亦悽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唐康功挽诗二首(其二)

意气闻他日,声名盖此邦。

胆令奸吏破,心使壮夫降。

顿失歆龙一,仍存贾虎双。

风流嗟已矣,洒泪向秋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故太原郡太夫人李氏挽歌诗二首(其一)

德配平原盛,家传相国亲。

桂抽三笋茂,玉种两株成。

化剑中秋冷,藏舟半夜惊。

凯风从此去,忍听自南声。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