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包子东归四五春,杜门高枕避风尘。
遥扶一杖窥星斗,忽买扁舟破隐沦。
海内青山唯此岳,天涯白雪更何人。
还应落日登诸观,曾见吴门匹练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包参军的文士在春天东归后,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他手持拐杖,仰望星空,后来又乘着小舟,似乎在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诗中提到的“海内青山唯此岳”,表达了对泰山这一自然奇观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包参军内心世界的崇高与壮丽。而“天涯白雪更何人”一句,则可能象征着他在寻找知音或理解者的过程中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还应落日登诸观,曾见吴门匹练新”,则预示着包参军未来可能会再次登高远眺,或许是在期待新的开始或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这里的“吴门匹练新”可能指的是江南水乡的美景,也可能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包参军隐逸生活中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客来身挟烟霞气,云宿天门最上头。
夜半忽悬沧海日,封中倒泻绛河流。
行时向子无婚嫁,归后宗生好卧游。
为有故人馀兴在,不随风驭访丹丘。
今年元夕饶风雨,即有清樽兴未孤。
不夜烟花长自合,先春火树忽全敷。
中天月避银灯吐,高阁寒催玉漏徂。
总为将军愁醉尉,野夫那怕李金吾。
今年寒食寒未花,骤雨骄风使我嗟。
东村柳条乍努眼,西渚芦笋仅抽芽。
已闻回首失亲故,况乃转盼摧繁华。
伯舆为情终不浅,时复扶携过酒家。
二月已破梅始开,千枝万枝白毰毸。
初疑雪压罗浮小,忽忆寒从陇首来。
素腕不禁愁里笛,玉颜偏爱掌中杯。
向来曾醉参横梦,惆怅谁当水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