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周宣慰方壶》由元代诗人周巽所作,通过描绘周宣慰的形象与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深切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周宣慰在南征北战中的英勇形象以及其晚年风范。
首联“仗节南征靖庾关,提兵又出讨荆蛮”以“仗节”、“提兵”开篇,直接点明了周宣慰的军事生涯,他不仅平定了庾关的叛乱,还再次领兵征讨荆蛮,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爱国情怀。
颔联“酡颜鹤发雄姿老,羽扇纶巾雅量閒”通过“酡颜”(酒红色的脸庞)和“鹤发”(白发如鹤羽)描绘了周宣慰年老时的外貌特征,同时“雄姿”和“雅量”则分别表现了他的英武之气和宽广的胸怀,形成了一种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淡定。
颈联“梅岭云归凯初奏,柳营星坠榇空还”运用了“梅岭”和“柳营”两个典故,前者象征着胜利归来,后者则暗示了周宣慰最终未能见到朝正日的遗憾。通过“云归”和“星坠”的动态与静态对比,增强了画面感,同时也蕴含了对周宣慰功业未竟的惋惜之情。
尾联“应怜太府朝正日,不见腰金列早班”以假设的语气表达了对周宣慰未能在太府朝正日见到朝臣们排列早班的遗憾,进一步深化了对他的怀念之情。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周宣慰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以及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周宣慰生前事迹和晚年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未能实现的遗憾表达,既展现了其作为将领的英勇与智慧,也体现了其作为国之栋梁的忠诚与奉献,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长的哀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