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还乡

短檐纱帽旧麻衣,铁杖扶衰步履迟。

老去分为无用物,客游谁道有归时。

丰年村落家家酒,秋日楼台处处诗。

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政流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简陋的屋檐下戴着旧麻布头巾,手拄铁杖步履蹒跚的老人。
年老体衰,感觉自己已无用,远游他乡,谁又会关心何时能回家。
丰收之年,村子里家家户户酿美酒,秋天的楼阁亭台充满诗意。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自认为快乐,然而江淮地区百姓正经历动荡不安。

注释

短檐:简陋的屋檐。
纱帽:头巾。
旧麻衣:旧麻布衣服。
铁杖:铁制的手杖。
衰:衰老。
步履迟:步履蹒跚。
无用物:无用之人。
客游:远游他乡。
归时:回家的时候。
丰年:丰收之年。
村落:村庄。
家家酒:家家户户酿酒。
秋日:秋天。
楼台:楼阁亭台。
处处诗:充满诗意。
真乐土:真正的乐土。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地区。
百姓:民众。
政流离:政治动荡,人民流离失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居他乡的老人在返回故乡时的情景。首句"短檐纱帽旧麻衣"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朴素的装扮,暗示其在外漂泊已久,生活简朴。"铁杖扶衰步履迟"则写出老人年迈体弱,行动不便,需要倚杖而行。

颔联"老去分为无用物,客游谁道有归时"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和漂泊不定的感慨,流露出一种被社会忽视的落寞感。"丰年村落家家酒,秋日楼台处处诗"则转向对故乡的回忆和向往,丰收的季节和诗意的生活场景让人心生温暖。

尾联"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政流离"揭示出诗人的深层忧虑,尽管眼前是故乡的美好,但现实却是江淮地区百姓正经历战乱或动荡,流离失所,与前文的欢乐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归乡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口号送椰心簟刘使君

适有椰心席,慇勤持赠君。

来从三屿国,织作五花文。

凉暖宜冬夏,清光隔垢氛。

桃笙与蕲簟,优劣迥然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大龙湫

百丈云岩上,神龙噀水飞。

四时作风雨,万斛泻珠玑。

不可形容处,无穷造化机。

非他瀑布比,对此欲忘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子渊送牡丹

有酒何孤我,因花赋恼公。

可怜秋鬓白,羞见牡丹红。

海上盟鸥客,人间失马翁。

不知衰病后,禁得几春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小园

小园春欲半,老子作儿嬉。

政喜花开蚤,还愁客到迟。

诗当得意处,酒到半酣时。

蜂蝶来无数,无知却有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