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汤孟实余闻之衍师道原同居七世矣能率正其家人庭无间言室无私藏诸舍少有不律辄晨起盛服至其寝门引咎自责必改而后止天子赐复以表孝义之门馆阁名臣皆为诗歌美之余虽未见君子中心藏之矣遂为之诗所谓不必寄元也

麋鹿尚群聚,鸾凤自孤鶱。

请书汤氏事,愿使薄俗敦。

其人字君实,其貌肃且温。

推孝达本始,同居及诸孙。

聚食近千指,何曾异一门。

弟兄尽廉士,娣姒多淑媛。

室中无私藏,堂上绝忤言。

卖药隐东市,共知齿德尊。

佳气日充闾,五云郁屯屯。

九天降雨露,自叶将流根。

赐复以终世,举家蒙厚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户姓汤的人家,他们家族和睦,遵循古训,重视孝道和道德修养。诗中的主人公汤孟实,以其严肃而温和的品性,带领全家上下共同生活,孝顺长辈,教育子孙,形成了一个无私无争、和谐的家庭环境。他们甚至在东市卖药,以诚实守信赢得尊重。天子因他们的美德赐予永久的恩惠,整个家族受到极大的荣耀。

诗中通过“聚食近千指”、“弟兄尽廉士”等细节,展现了家族成员间的亲密与廉洁。诗人黄玠以赞叹的笔触,歌颂了这个家族的美德,表达了对汤孟实的敬仰之情,并以此诗倡导社会风气的淳朴和家庭伦理的重要。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对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的推崇。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陈允斋楼居扁曰可以

大楼高百尺,青红半空起。

小楼二丈馀,适事亦可以。

时节会亲姻,伏腊供祭祀。

左方治杼柚,前列考图史。

览观云水宽,玩悦风日美。

玲珑豁四窗,吾心正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陶与权南园别业

琼田无恶土,玉树多好枝。

鼎角匿犀者,自是名家儿。

应门有暇日,颇作佳园池。

朝临二王书,暮吟三谢诗。

花边迎小车,竹下理残棋。

宾至可命觞,亲在志无违。

形式: 古风

陶氏子竹居

幽居少邻并,野竹绕舍生。

秀色染篇帙,疏阴洒檐楹。

物亦有奇节,人将垂令名。

须裁十二律,吹作凤凰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与韩仲实九日登涵山有怀韩伯清

凉气薄莫商,时菊委多露。

兹辰足相娱,舟楫旋且具。

往日岂复来,新人已如故。

百年几两屐,更踏涵山去。

穿空上危级,身高鸟飞处。

江天入遐眺,暝色起烟树。

始昏见横参,岁与秋俱暮。

君子殊未来,役车在中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