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其六)

今日都无病,重阳酒满樽。

浅斟聊慰意,高枕恐消魂。

杜老萸难得,陶家菊尚存。

邻人送糕果,遥忆小儿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今天身体无恙,重阳节的酒杯已斟满。
轻轻浅酌以安慰心情,但高枕而眠又怕勾起离愁。
杜甫诗中的茱萸难以寻觅,陶渊明家的菊花尚能留存。
邻居送来糕点果品,让我遥想远方的小孙子。

注释

今日:当天。
都:全。
无病:身体健康。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
满樽:满杯。
浅斟:轻酌慢饮。
聊慰:姑且安慰。
消魂:销魂,指情绪低落。
杜老萸:指茱萸,古代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难得:难以找到。
陶家菊:指陶渊明所爱的菊花。
邻人:邻居。
糕果:节日糕点和水果。
遥忆:遥想。
小儿孙:小孙子。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诗人以平和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今日都无病,重阳酒满樽"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境,重阳节气意味着秋高气爽,正是畅饮时节,而诗人不仅身体健康,还有充足的酒可以品尝。

"浅斟聊慰意,高枕恐消魂"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他不是沉溺于醉酒之中,而是浅尝辄止,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心意。同时,"高枕"一词暗示了一种安逸放松的心态,仿佛在舒适的床褥上畅快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接着,诗人提到了"杜老"和"陶家菊",分别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这里暗示了诗人的文学素养以及对古人生活态度的赞美。杜甫虽生于乱世,但仍能在困顿中保持其诗人的高洁;而陶渊明则是隐逸之代表,能够在田园生活中找到精神的寄托。

最后两句"邻人送糕果,遥忆小儿孙"展现了一个和谐温馨的乡村画面。邻里之间相互赠送糕点等食品,不仅是物质上的交流,更是情感上的连结。而"遥忆小儿孙"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庭生活、后代繁衍的一种淡然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重阳节气中无病且享受酒的快乐,赞美古人的高洁与隐逸,以及邻里间的情谊和对家室的思念,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图景。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其五)

今日都无病,移盆看菊花。

极知诗易脔,唯苦酒难赊。

政用匆匆过,何妨小小差。

重阳七十度,大半在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其四)

今日都无病,今年粗慰心。

西风田畯喜,南斗岁星临。

人老颜如雪,家贫菊似金。

典衣作重九,犹可一杯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其三)

今日都无病,沉吟算此生。

誓将全晚节,懒复问脩程。

畏事防忧患,收心入老成。

近时学康节,更敢竞时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其二)

今日都无病,康强百不忧。

近霜黄菊月,过雨紫兰秋。

可醉岂容避,欲归遄复休。

寒衣浆补办,此外更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