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日都无病,重阳酒满樽。
浅斟聊慰意,高枕恐消魂。
杜老萸难得,陶家菊尚存。
邻人送糕果,遥忆小儿孙。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诗人以平和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今日都无病,重阳酒满樽"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境,重阳节气意味着秋高气爽,正是畅饮时节,而诗人不仅身体健康,还有充足的酒可以品尝。
"浅斟聊慰意,高枕恐消魂"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他不是沉溺于醉酒之中,而是浅尝辄止,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心意。同时,"高枕"一词暗示了一种安逸放松的心态,仿佛在舒适的床褥上畅快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接着,诗人提到了"杜老"和"陶家菊",分别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这里暗示了诗人的文学素养以及对古人生活态度的赞美。杜甫虽生于乱世,但仍能在困顿中保持其诗人的高洁;而陶渊明则是隐逸之代表,能够在田园生活中找到精神的寄托。
最后两句"邻人送糕果,遥忆小儿孙"展现了一个和谐温馨的乡村画面。邻里之间相互赠送糕点等食品,不仅是物质上的交流,更是情感上的连结。而"遥忆小儿孙"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庭生活、后代繁衍的一种淡然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重阳节气中无病且享受酒的快乐,赞美古人的高洁与隐逸,以及邻里间的情谊和对家室的思念,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图景。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今日都无病,移盆看菊花。
极知诗易脔,唯苦酒难赊。
政用匆匆过,何妨小小差。
重阳七十度,大半在天涯。
今日都无病,今年粗慰心。
西风田畯喜,南斗岁星临。
人老颜如雪,家贫菊似金。
典衣作重九,犹可一杯斟。
今日都无病,沉吟算此生。
誓将全晚节,懒复问脩程。
畏事防忧患,收心入老成。
近时学康节,更敢竞时名。
今日都无病,康强百不忧。
近霜黄菊月,过雨紫兰秋。
可醉岂容避,欲归遄复休。
寒衣浆补办,此外更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