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鹤斋独卧

晨钟破清睡,月吐高林辉。

栖鸦时一鸣,白露摇空扉。

孤枕寂无扰,竹柏光熹微。

平生百事拙,得与尘俗违。

两耳点苍涂,不闻何是非。

野心役泉石,久住长忘归。

山风南窗来,松凉上秋衣。

花明池色净,悠然发天机。

双鸥有真意,相傍不惊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梦鹤斋中独卧的宁静与超脱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以及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超脱。

首句“晨钟破清睡,月吐高林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晨钟唤醒了沉睡,月光洒在高树之上,为清晨增添了一抹柔和的光辉。这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更迭,也暗示了内心的觉醒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感知。

接着,“栖鸦时一鸣,白露摇空扉”两句,通过乌鸦的偶尔啼叫和白露轻轻摇动门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冷。乌鸦的鸣叫虽是偶然,却也为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白露的轻摇,则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韵律。

“孤枕寂无扰,竹柏光熹微”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独卧的情景。孤枕象征着孤独与独立,但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竹柏的微光,既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平生百事拙,得与尘俗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与困难后,诗人选择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两耳点苍涂,不闻何是非”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漠态度。他不再关心外界的是非对错,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那份难得的宁静与自我。

“野心役泉石,久住长忘归”表明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尘世的厌倦。他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最后,“山风南窗来,松凉上秋衣”描绘了山风带来的清凉与秋意,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花明池色净,悠然发天机”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以及从中获得的精神愉悦。

“双鸥有真意,相傍不惊飞”以双鸥相伴,不被外界干扰的形象,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那份纯粹与真实。这两只鸥鸟,既是诗人的伴侣,也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代表着他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清晨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9)

陈鉴(用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亥九日登高

秋风千厓吹老树,携尊花饮群公聚。

兹辰南国届重阳,玉壶载酒登高去。

川明岳秀风日晴,林嬉野酌都成趣。

醉插花枝细菊馨,浩歌白石长云暮。

城南七十六高峰,一年一作登高处。

形式: 古风

雨中喜西村诸君见过

深酌看清雨,田家无好春。

年光馀径草,风味只溪蘋。

此日有限日,几人无事人。

醉眠君未去,交谊向吾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野卧

野卧任迟晏,窗凉清睡残。

林虚云影动,石没水容宽。

微露幽花湿,轻风小蝶寒。

夜来萱草发,徙倚碧阑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石林韵

结茆远墟落,白日有禽言。

野梦牵风石,清泉过竹门。

绝粮忧鹤瘦,争果怪儿喧。

欲问栽松法,僧来与细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