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葛仙翁移家图》由元末明初诗人陈基所作,通过对葛仙翁移家图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情感的反思。
首句“是处青山可鍊丹”,以“鍊丹”一词,既点明了葛仙翁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修炼之道,也暗喻了诗人对自然山水中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是处”二字,强调了无论何处的青山都蕴含着修炼的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次句“问君拔宅向何山”,通过设问的方式,直接将话题引向葛仙翁的归隐选择。这里的“拔宅”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葛仙翁携家带眷、举家迁徙的壮举,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诗人在这里不仅对葛仙翁的决定表示好奇,更在内心深处对这种决绝的隐逸生活产生了共鸣。
后两句“纵令儿女恩情重,鸡犬何心不肯还”,则进一步探讨了隐逸生活与世俗情感之间的关系。诗人以“儿女恩情”与“鸡犬”作为对比,前者代表了人世间的情感羁绊,后者则是隐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沉思考:即便亲情深厚,即便身边有鸡犬相伴,隐士依然选择了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葛仙翁个人选择的赞美,也是对自身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葛仙翁移家图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情感与超脱追求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