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葛仙翁移家图

是处青山可鍊丹,问君拔宅向何山。

纵令儿女恩情重,鸡犬何心不肯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题葛仙翁移家图》由元末明初诗人陈基所作,通过对葛仙翁移家图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情感的反思。

首句“是处青山可鍊丹”,以“鍊丹”一词,既点明了葛仙翁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修炼之道,也暗喻了诗人对自然山水中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是处”二字,强调了无论何处的青山都蕴含着修炼的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次句“问君拔宅向何山”,通过设问的方式,直接将话题引向葛仙翁的归隐选择。这里的“拔宅”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葛仙翁携家带眷、举家迁徙的壮举,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诗人在这里不仅对葛仙翁的决定表示好奇,更在内心深处对这种决绝的隐逸生活产生了共鸣。

后两句“纵令儿女恩情重,鸡犬何心不肯还”,则进一步探讨了隐逸生活与世俗情感之间的关系。诗人以“儿女恩情”与“鸡犬”作为对比,前者代表了人世间的情感羁绊,后者则是隐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沉思考:即便亲情深厚,即便身边有鸡犬相伴,隐士依然选择了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葛仙翁个人选择的赞美,也是对自身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葛仙翁移家图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情感与超脱追求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君住耶溪南

君住耶溪南,我住耶溪北。

咫尺不知名,采莲始相识。

君爱莲有花,我爱莲有实。

花实本同根,君心勿相失。

形式: 古风

送君当远涉

送君当远涉,兰舟桂为楫。

君去不思家,妾梦长相接。

采莲将遗君,采花不采叶。

妾貌不如花,君心不如妾。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贞女慎行露

贞女慎行露,君子戒履霜。

岁暮怀百忧,离居增慨慷。

方舟岂无楫,河水亦可杭。

临流不能度,伫立以徬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管夫人竹

绮窗春影绿婆娑,梦作轻云覆碧波。

日暮是谁调锦瑟,一江烟雨泣湘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