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三)

曰岂不欲,效彼群龙。润泽万物,助成岁功。

潜而不用,夫岂自封。惧将有悔,不显其踪。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难道不想,效仿那众多的龙。
滋养世间万物,辅助完成一年的丰收。

注释

曰:说。
岂:难道。
欲:想要。
效:模仿。
彼:那些。
群龙:众多的龙(比喻有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润泽:滋润养育。
万物:所有的事物。
助成:辅助完成。
岁功:一年的收成。
潜:隐藏、潜伏。
不用:不显露出来。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岂:难道。
自封:自我封闭,自以为是。
惧:害怕。
将:将要。
有悔:有后悔之事。
不显:不显露出。
踪:踪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待遇事物的态度和情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愿望与担忧。

“曰岂不欲,效彼群龙。”这里的“群龙”指的是传说中的龙,它们能够兴云布雨,润泽万物,是吉祥与力量的象征。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像这些龙一样,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天下万物带来生机与希望。

“润泽万物,助成岁功。”这两句进一步阐释了前面的意境,诗人希望能够像春雨一般普惠大地,帮助万物生长,使每一个时节都能达到它的最佳状态。

然而接下来的“潜而不用,夫岂自封”显示了诗人的另一种情感——忧虑。尽管内心有着强烈的愿望,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实现,这就像是一股潜在的力量被迫压抑,没有展现出来。

最后,“惧将有悔,不显其踪。”诗人担心如果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长时间不被发挥,将会产生深深的懊恤,因此希望能够尽快找到机会,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彰显,留下痕迹。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是对贡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渴望;另一方面则是面对现实无奈时的心理挣扎和担忧。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九)

既有馀力,且亲灯火。读破万卷,百倍于我。

我恨书少,意不自可。汝能雪耻,天亦见假。

形式: 四言诗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八)

我不望汝,勋业济时。纵得入侍,朝夕论思。

欲供子职,何如在兹。人能尽孝,忠岂远而。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十)

我本白丁,恩及童孩。虽由先德,亦自书来。

汝诚博古,为世实才。时或未遇,又何慊哉。

形式: 四言诗 押[灰]韵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七)

汝能传家,一第已及。使进而为,不患无立。

奈何亲老,奉亲为急。莫待异时,徒然涕泣。

形式: 四言诗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