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闻云中仙,遁迹人间世。
青松将十围,苍鹿亦千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首句“昔闻云中仙,遁迹人间世”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云中的仙人远离尘嚣,隐居于人间,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接着,“青松将十围,苍鹿亦千岁”则以具体的景物来衬托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青松生长至十围之粗,苍鹿活到千年之久,这些长寿的植物与动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同时也暗示了隐士们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中的自然景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诗人借由对自然界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不详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餐霞固有术,烹石谅非难。
何如坎离媾,方寸成金丹。
贞士不可见,或从林下逢。
暂即松筠室,聊怡冰雪容。
碧桃天上树,青涧石边栽。
世每纷纷异,花犹岁岁开。
手弄紫藟芳,搴衣阴洞口。
九节蒲可寻,如瓜枣当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