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以“茅堂占西岭,门对乱峰开”开篇,巧妙地将居住之所置于群山之中,门前是连绵起伏的山峦,营造出一种隐逸脱俗的氛围。接着,“时有岩花落,香从樵路来”,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岩花随风飘落,香气从山间小径传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松阴宜散帙,山月每当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在松树的阴影下展开书卷,于山间的月光下举杯畅饮,既体现了读书人对知识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最后,“十载风尘客,劳劳梦乍回”,诗人回顾自己十年来的奔波劳碌,仿佛在梦中突然醒来,意识到此刻的宁静与自由,是对过往忙碌生活的反思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