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兰岛卧佛(其五)

佛不能庇国,岂不能庇教。

奈何五印度,竟不闻佛号!

古有《韦陀》画,云自梵天造。

贵种婆罗门,挟此肆凌傲。

凡夫钝根辈,分定莫能校。

自佛倡平等,人各有业报。

天堂与地狱,善恶人所召。

卑贱众首陀,吹螺喜相告。

亦有婆罗门,渐渐服教导。

食屑鹁鸠行,夜行鸺鹠叫。

涂灰身半裸,拜月脚左跷。

各弃事天业,回向信三宝。

大地阎浮提,慈云遍覆帱。

何意梵志辈,势盛复鼓噪。

灰死火复然,尾大力能掉。

别创温都名,布以人皇诏。

佛头横著粪,诃骂杂嘲诮。

尽驱出家人,一一出边徼。

外来波斯胡,更立祆神庙。

千牛祭火光,万马拜日曜。

嗣后摩诃末,采集各经要。

一经衍圣传,一剑镇群暴。

谓此哥罗尼,实以教忠孝。

天使乘白马,口宣天所诰。

从则升九天,否则杀左道。

教主兼霸王,黄屋建左纛。

继以蒙古主,挟势尤桀骜。

以彼转轮王,力大谁敢较。

迩来耶稣徒,遍传《新旧约》。

载以通商舶,助以攻城炮。

谓天只一尊,获罪无所祷。

一切土木像,荒诞尽可笑。

顶上舍利珠,拉杂付摧烧。

竟使佛威德,灯灭树倾倒。

摩耶抚钵哭,迦叶捧衣悼。

像法二千年,今真末劫到。

恶王魔波旬,更使众魔娆。

天人八部众,谁不生悲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创作的《锡兰岛卧佛(其五)》,通过对比佛教与世俗权力的关系,以及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展现了对佛教衰落和末劫来临的感慨。

诗中首先提到佛教在某些国家未能广泛传播,接着描述了古代的《韦陀》画像及其由梵天创造的传说,暗示了佛教与婆罗门教之间存在的权力斗争。诗中指出,尽管佛陀倡导平等,但低等种姓的首陀罗信徒却因吹螺而欣喜,而高等种姓的婆罗门则逐渐接受佛教的教导,放弃传统的天神崇拜,转向信仰三宝。这种转变反映了宗教融合与社会阶层流动的复杂过程。

进一步地,诗中描绘了佛教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挑战,包括外来的波斯胡教派、祆教的兴起,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播。这些宗教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地区内的宗教格局,也对佛教产生了冲击。诗中提到“佛头横著粪,诃骂杂嘲诮”,形象地描绘了佛教在面对外来宗教时所遭受的贬低和排斥。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佛教衰落的忧虑,认为这可能是末劫的预兆。诗中提到的“恶王魔波旬”和“众魔”象征着对佛教的破坏力量,而“天人八部众”的悲痛则反映了佛教信仰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和宗教背景,深刻地探讨了宗教信仰、社会变迁与文化冲突的主题。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锡兰岛卧佛(其六)

噫嗟五大洲,立教几教皇?

惟佛能大仁,首先唱天堂。

以我悲悯心,置人安乐乡。

古分十等人,贵贱如画疆。

惟佛具大勇,自弃铜轮王。

众生例平等,一律无低昂。

罪畏末日审,报冀后世偿。

佛说有弥勒,福德莫可当。

将来僧祇劫,普渡胥安康。

此皆大德慧,倾海谁能量。

古学水火风,今学声气光。

辩才总无碍,博综无不详。

独惜说慈悲,未免过主张。

臂称穷鸽肉,身供饿虎粮。

左手割利刃,右手涂檀香。

冤亲悉平等,善恶心皆忘。

愈慈愈忍辱,转令身羸尪。

兽蹄交鸟迹,一听外物戕。

人间多虎豹,天上无凤凰。

虎豹富筋力,故能恣彊梁。

凤凰太文彩,毛羽易摧伤。

惟强乃秉权,强权如金刚。

吁嗟古名国,兴废殊无常。

罗马善法律,希腊工文章。

开化首埃及,今亦归沦亡。

念我亚细亚,大国居中央。

尧舜四千年,圣贤代相望。

大哉孔子道,上继皇哉唐。

血气悉尊亲,声名被八荒。

到今四夷侵,尽撤诸边防。

天若祚中国,黄帝垂衣裳。

浮海率三军,载书使四方。

王灭镇象主,鬼族驯狼㬻。

归化献赤土,颂德歌白狼。

共尊天可汗,化外胥来航。

远及牛贺洲,鞭之如群羊。

海无烈风作,地降甘露祥。

人人仰震旦,谁侮黄种黄?

弱供万国役,治则天下强。

明王久不作,四顾心茫芳。

形式: 古风

重雾

碌碌成何事,有船吾欲东。

百忧增况瘁,独坐屡书空。

雾重城如漆,寒深火不红。

昂头看黄鹄,高举挟天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伦敦大雾行

苍天已死黄天立,倒海翻云百神集。

一时天醉帝梦酣,举国沉迷同失日。

芒芒荡荡国昏荒,冥冥蒙蒙黑甜乡。

我坐斗室几匝月,面壁惟拜灯光王。

时不辨朝夕,地不识南北。

离离火焰青,漫漫劫灰黑。

如渡大漠沙尽黄,如探严穴黝难测。

化尘尘亦缁,望气气皆墨。

色象无可名,眼鼻若并塞。

岂有盘古氏,出世天再辟。

又非阿脩罗,搅海水上击。

忽然黑暗无间堕落阿鼻狱,又惊恶风吹船飘至罗杀国。

出门寸步不能行,九衢偏地铃铎声。

车马鸡栖匿不出,楼台蜃气中含腥。

天罗磕匝偶露缺,上有红轮色如血。

暖暖曾无射目光,凉凉未觉炙手热。

吾闻地球绕日日绕球,今之英属遍五洲。

亦日所照无不到,光华远被天尽头。

鸟知都城不见日,人人反抱天堕忧。

又闻地气蒸腾化为雨,巧算能知雨点数。

此邦本以水为家,况有灶烟十万户。

倘将四海之雾铢积寸算来,或尚不如伦敦城中雾。

形式: 古风

在伦敦写真志感

人海茫茫着此身,苍凉独立一伤神。

递增哀乐中年感,等是寻常行路人。

万里封侯从骠骑,中兴名相画麒麟。

虎头燕颔非吾事,何用眉头郁不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