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轻舟

布帆斜挂朩兰舟。身坐轻舟。心悟虚舟。

槐阴风过忽惊秋。天似初秋。人比残秋。

伤心何处最高楼。十二红楼。十四青楼。

年年行李寄他州。薄幸扬州。飘泊苏州。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鉴赏

这首《一剪梅·轻舟》由清代词人黄永所作,以轻舟为载体,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漂泊与感慨。

开篇“布帆斜挂木兰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画面:轻舟之上,布帆斜挂,木兰舟在水面上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接下来,“身坐轻舟,心悟虚舟”两句,将词人的身体与心灵置于舟中,暗示了他在生活中的漂泊与自我反思。

“槐阴风过忽惊秋”一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巧妙地引入季节的更迭,引发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天似初秋,人比残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词人的心境与外界环境相映衬,表现出一种既哀愁又无奈的情绪。

“伤心何处最高楼,十二红楼,十四青楼”三句,词人将目光投向高楼,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但最终发现,无论身处何地,心中的伤痛依旧难以消散。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不同数量的“红楼”来表达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最后,“年年行李寄他州,薄幸扬州,飘泊苏州”四句,直接点明了词人的生活状态——常年在外,四处漂泊,寄居他乡,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其中,“薄幸扬州,飘泊苏州”不仅描绘了词人曾经或即将前往的地方,也暗含了对过去情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一剪梅·轻舟》通过轻舟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在漂泊生活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时间、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9)

黄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雪阻义井

满地飘残六出花。道是杨花。疑是梨花。

多才赓和属谁家。谢是诗家。李是词家。

少年羁旅若飞花。酒泛桃花。曲奏梅花。

醉看何事足名家。大武黄家。大侠朱家。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破阵子.咏怀

旧掌玉皇香案,新参金马顽仙。

错听玉笙曾一笑,误盟钿盒到人间。相逢又几年。

醉后新诗数首,闲来小令千篇。

不贾不农兼不吏,宜嘲宜怨又宜颠。深眸望远天。

形式: 词牌: 破阵子

渔家傲.本意

六尺孤篷摇渌水。青蓑惯沐三时雨。

急浪惊风全不理。呼儿语。得鱼卖向前村里。

泼刺锦鳞杨赤尾。江湖憔悴如人比。

太息收纶鱼且去。无钱醉。一宵妇子醒然睡。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漂白

一苇撇破桃花浪。垩将片板随船漾。

击板船头鱼脑胀。惊莫向。锦鳞跳趁渔家桨。

月落潮平初日上。呼儿晒网垂杨傍。

网角丁东风铁响。闲抚掌。人鱼悲喜身皆妄。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