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并序(其二十七)

缘觉声闻未尽空,人天来往访真宗。

争如佛是无疑士,端坐无心祇么通。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缘觉、声闻与佛的不同境界,表达了对佛教中最高觉悟状态的追求与赞美。"缘觉声闻未尽空",缘觉与声闻虽已证得小乘果位,但仍未达到彻底的空性理解,即未完全领悟到一切法皆空的道理。"人天来往访真宗",描述了人们在六道轮回中不断寻找真理的过程。"争如佛是无疑士",将佛比作没有疑问的智者,强调佛的智慧与觉悟达到了无上的境界。"端坐无心祇么通",描绘了佛坐于禅定之中,心无杂念,通达宇宙万物之理的状态。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佛教修行的层次与目标,体现了对佛家智慧的崇敬和向往。

收录诗词(94)

居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并序(其二十八)

顶相拟求终不见,应缘同谷不违方。

此门别处无寻路,祇有休心更厮当。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并序(其二十九)

三事无忧乐道情,且陪云水不求名。

任渠更作千般解,体自无暇不染青。

形式: 偈颂

偈颂并序(其三十)

将心除妄妄难忘,不体玄微事转忙。

未了祇言如来秘,觉后方知不覆藏。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并序(其三十一)

道者无端学画龙,元来未得笔头踪。

一朝体得真龙后,始觉平生枉用功。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