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废址

金碧楼台安在哉,空留铁塔镇崔嵬。

慈云散尽无甘露,烈火烧残有劫灰。

巨镬欹斜堆败叶,断碑零落付苍苔。

老僧飞锡知何处,落日长江潮自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甘露寺废址》描绘了一幅破败而沧桑的景象。首句“金碧楼台安在哉”以问句开篇,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甘露寺楼阁的怀念与失落感。接下来的“空留铁塔镇崔嵬”则聚焦于留存至今的铁塔,它孤独地矗立,象征着历史的见证。

“慈云散尽无甘露”暗示了寺庙曾经的香火旺盛和佛法普照,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氛围。“烈火烧残有劫灰”进一步描绘了可能的战火破坏,使得遗址只剩下了焦黑的遗迹。诗人通过“巨镬欹斜堆败叶,断碑零落付苍苔”细致刻画了废墟的荒凉,巨锅倾斜,石碑断裂,唯有青苔覆盖,显示出岁月的侵蚀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一句“老僧飞锡知何处,落日长江潮自回”以僧人的离去和自然的循环收尾,表达了对僧人去向的无从追寻,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如潮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甘露寺废址的历史沧桑和诗人内心的沉思。

收录诗词(460)

陈镒(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苍山道院

松桂苍苍匝道边,林光摇荡拂晴川。

桃花流水人间世,石室丹霞洞府天。

一榻清风生竹润,半檐疏雨入茶烟。

诗人往往馀吟咏,间剔苍苔看石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月明德经历游茅山

三峰翠色倚高冥,万壑松声撼百霆。

列宿拱垣低月殿,彩云扶毂近芝亭。

紫坛露冷晨幢湿,金阙风微午篆馨。

遥想群仙飞佩处,碧霞缥缈玉珑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又次韵宿元符宫

天风送客到茅山,山叠千重路百盘。

松下石碑留玉篆,竹边药灶餋金丹。

声沈万籁乾坤静,气肃九霄风露寒。

乞取鼎馀换凡骨,好随仙侣蹑飞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丹阳早发

浮生扰扰几时休,又向长河理去舟。

雁带吴云乡信远,蛩鸣楚月客心愁。

依依老柳风烟晚,猎猎黄芦水国秋。

借问今宵何处宿,遥山青外是瓜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