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十二首(其五)

径深茅屋陋,树倚夕阳斜。

行遍青山路,何丘不可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径深茅屋陋”,以朴素的笔触描绘了一条幽深的小径,通向一座简陋的茅屋。这里的“陋”字,不仅指出了房屋的简朴,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更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着,“树倚夕阳斜”,画面中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夕阳西下,树木与之相依,形成了一种和谐而静谧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一种安详与平静的生活状态。

“行遍青山路,何丘不可家。”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走过无数的山间小路,发现每一处山丘都有可能成为他的家。这种豁达的心态,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多样性的肯定。它启示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怀希望,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96)

吴镇(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画竹十二首(其七)

忽见不是画,近听疑有声。

落落不对俗,涓涓长自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王叔明林泉清话图

落日秋山外,霜林暮霭中。

相看无俗处,生事有谁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董源山阁谈禅图

山阁深沈树影凉,瀑流飞沫溅匡床。

多君相对坐终日,话到无生味更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李公麟大阿罗汉图

潇洒龙眠不可呼,彩毫犹喜未模糊。

天台五百知何处?还向图中證有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