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研引

材家瓦研伏灵龟,意谓天产非人为。

足趺首尾如欲动,盖画八卦从庖牺。

刳肠贮水濡毛锥,削背如砥磨玄圭。

中边俯仰皆中规,十手对面宁容迟。

得非匠氏中野观坏碑,揉泥想像得意生新奇。

我知此物虽异制,其所由来非近世。

陶泓乃祖尔苗裔,中表罗文尔其弟。

何不捧玉堂阁老金莲底,夜草麻辞拜房魏。

又不随春房场屋集计吏,衡石低昂较才艺。

胡为流落沙漠之穷乡,何异越人章甫逐臭之都梁。

苟不覆酱瓿,将支折脚之木床,惜也不为世用而令人悲伤。

嗟予与汝兮,此生龃龉。虽欲自效兮,不知其所。

明日启行,则吾将以佩刀易汝。

径携以归要,注虫虾于环堵。

砚兮砚兮,行当渡辽鼓枻于洪波。

汝勿念枯鱼之过河。倏然踊跃兮,如陶壁之飞梭。

回首眷眷兮,蹴蹋于蛟鼍。

使予瞻望不及兮,涕泗滂沱。

呜呼汝转弃予兮,予将如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龟研引》是金末元初诗人王寂所作,通过对一块龟形砚台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在社会中的处境的感慨。诗中以龟研为载体,寓含深意,既是对砚台本身的赞美,也是对人才命运的反思。

诗开篇即以“材家瓦研伏灵龟”点明主题,将砚台比作龟形,寓意天成而非人为雕琢,暗示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推崇。接着描述龟研的形态,足趺首尾如欲动,仿佛蕴含着生命的力量,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也暗喻了才华的生动与活力。

“刳肠贮水濡毛锥,削背如砥磨玄圭”,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示了砚台的实用功能与制作工艺,同时也隐喻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中边俯仰皆中规,十手对面宁容迟,强调了技艺的精准与时间的宝贵,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才价值的认识。

接下来,“陶泓乃祖尔苗裔,中表罗文尔其弟”,通过类比,将砚台与陶器家族相联系,暗示了传统与传承的重要性。然而,诗人的笔锋一转,对砚台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何不捧玉堂阁老金莲底,夜草麻辞拜房魏。”这里借用了古代文官的仕途场景,表达了对砚台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使用的遗憾。

“又不随春房场屋集计吏,衡石低昂较才艺”,进一步指出砚台(象征人才)在社会中的尴尬地位,无法像其他官员那样在科举考试中展现才华,只能默默无闻地存在于社会底层。

“胡为流落沙漠之穷乡,何异越人章甫逐臭之都梁”,通过对比,强调了砚台(人才)被忽视和贬低的命运,如同越人穿着不合时宜的帽子,在都梁这样的地方显得格格不入。

最后,“苟不覆酱瓿,将支折脚之木床,惜也不为世用而令人悲伤”,表达了对砚台(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对社会未能充分利用其才能表示了批评。

整首诗通过龟研这一具体事物,抒发了对人才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语言生动,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287)

王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高丽

句丽方窃据,唐将已专征。

国破千年恨,兵穷百战平。

信知宗子固,不及众心成。

试望含元殿,离离禾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王生

忆昔分携如隔世,相逢惊见两茫然。

松楸河朔三千里,萍梗天东二十年。

白发可怜浮海粟,青囊不博买山钱。

明年会约同归去,里巷追随作散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赋桃花

江陵二月李花飞,安东三月花尚稀。

春寒要勒开未得,枝上的砾团珠玑。

秘壶满插犹嫌窄,红紫纷纷厌俗格。

朝夕调护易新泉,约束不容纤手摘。

缟裙练帨正可怜,遽尔玉减春风前。

已恨色衰甘弃掷,桃花无赖斗芳妍。

李被桃欺休懊恼,岂有先开不先老。

桃花得意能几时,咫尺酴醾开更好。

形式: 古风

题画

人间龙象风骨奇,癯者精悍老不疲。

得非石林洪觉范,参寥佛印相追随。

茶瓜却去香火冷,曦驭不转松阴迟。

口钳未欲作诗债,坐隐聊尔逃禅痴。

黑矜骤胜见颜色,白负少衄方低眉。

宣州一著太容易,瓜葛争道真儿嬉。

吾闻懒瓒有道者,寒涕不收从垂颐。

又闻作止俱是病,况此念念倾人危。

何如四脚棋盘一色子,一局展转无成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