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滁州

惠政从来到处宽,民心欢喜吏心寒。

醉翁亭畔霜初肃,酿酒泉边菊未乾。

紫绶绣衣催传送,黄童白叟挽车看。

今君已是滁阳守,父老犹称魏长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政府的恩惠向来广泛,百姓欢欣而官员却忧虑。
在醉翁亭边秋霜初降,酿酒泉水边菊花还未干。
身着紫色绶带的官员急切地传递命令,儿童和老人拉车围观。
如今您已成为滁阳的太守,父老乡亲仍尊称您为魏大人。

注释

惠政:政府的仁政措施。
宽:广泛、普遍。
民心:百姓的心意。
吏心:官员的心情。
醉翁亭畔:醉翁亭附近。
霜初肃:秋霜开始降临,显得严肃。
酿酒泉:用来酿酒的泉水。
菊未乾:菊花还未完全干枯。
紫绶绣衣:官员的华丽服饰,象征地位。
催传送:急切地传达命令。
黄童白叟:儿童和老人。
挽车看:拉着车辆观看。
滁阳守:滁阳的地方长官。
父老:父老乡亲。
魏长官:对前任或现任官员的尊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新任的滁阳郡守,即将离职赴任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其清廉政绩的肯定。

"惠政从来到处宽,民心欢喜吏心寒" 这两句点出了新郡守即将施行的惠政,使得民心欢悦,而官员的心中却有所忧虑,因为他们可能要面对新的要求和标准。

接下来的几句 "醉翁亭畔霜初肃,酿酒泉边菊未乾。紫绶绣衣催传送,黄童白叟挽车看" 描写了秋天的景色,新任郡守在离职前与朋友们饮酒作别的情景。这里的“醉翁”可能是对新任官员的一种亲昵称呼,而“紫绶绣衣”则隐含着对官员身份地位的尊贵。

最后两句 "今君已是滁阳守,父老犹称魏长官" 表明了新任郡守的职责转移,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即便是新官上任,人们依然习惯于称呼他为“魏长官”。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九日至云号

梯山七千丈,接迹上清虚。

钟杂钧天奏,僧参梵帝居。

摄衣鹏展背,洒墨雁添书。

今日登高眼,平生总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闻沈氏小亭欲往主人辞出先闻赵丞相尝游

篱横地狭曲相裁,倦扫残花长绿苔。

连榭似闻兼静雅,闲情暂欲洗尘埃。

料将春色供家用,那有芳尊为客开。

怪见门前少车马,多因只要相公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哭宋文渊(其一)

清怀凛凛古人风,尚忆当年语意同。

开口剑锋初论事,归林弱羽已伤弓。

累朝因革襟怀内,四海悲欢指顾中。

寂寞门阑感恩客,曾将顽质谢磨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哭宋文渊(其二)

蔼蔼声华动帝宸,一时车马走芳尘。

文如屈宋才仍富,心似皋夔道已醇。

身后功名因报主,生前勋业为忧民。

知公本意安刘氏,不许身危更累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