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绕檐风景接崆峒,生计年年乐岁丰。
布谷声传红杏雨,□□调起绿杨风。
桑麻远近千村里,禾黍高低一望中。
每与邻翁相庆社,醉歌不惜酒樽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首句"绕檐风景接崆峒",写出了农舍四周环境的优美,仿佛与山势相连,景色宜人。次句"生计年年乐岁丰",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满足。
第三句"布谷声传红杏雨",通过布谷鸟的叫声和红杏雨的意象,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此处的"□□调起绿杨风"似乎缺失了两个字,可能是原诗中的漏字或有意留白,但可以想象是某种乐器或歌声在微风中飘荡,增添了田园的和谐气氛。
"桑麻远近千村里",写出了村庄周围种植的桑麻作物,显示出农耕经济的繁荣。"禾黍高低一望中"进一步描绘了广袤田野上金黄的稻谷,展现出丰收的景象。
最后一句"每与邻翁相庆社,醉歌不惜酒樽空",描绘了农人们在社日里欢聚一堂,开怀畅饮,庆祝丰收的场景,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民风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高质斋的《田园偶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宁静、富饶和欢乐,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不详
溪石绣苔绿,溪风飘晚凉。
坐久得自若,物外知谁忙。
渴饮竹泉冷,饥饭松花香。
春光忽云暮,□□□□阳。
帘捲柴桑晚,深山俗驾疏。
荒苔留鹤迹,落叶带虫书。
竹翠侵香案,泉声漱石渠。
烟霞便一枕,应笑把犁锄。
共坐溪边石,溪清心自凉。
鱼惊烟艇过,鸥笑野人忙。
细草侵衣绿,飞花点鬓香。
东风尘暂息,拍手送斜阳。
平生丘壑情,得此真忘形。
抠衣跨石角,开道披林坰。
日影晓峰翠,猿啼山柿青。
三潭在何许,已约摸重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