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海棠分韵得肉字

花神泣向胭脂国,泪浥紫绵红沁肉。

沈香亭北锦屏寒,太真政在华清浴。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元代郑守仁的《雨中海棠分韵得肉字》以海棠为题,描绘了雨中海棠的凄美景象,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欣赏。

首句“花神泣向胭脂国”,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花神赋予情感,仿佛花神在哭泣,其背景是“胭脂国”,暗示了海棠的娇艳如同胭脂般绚烂,却在哭泣之中,营造了一种哀婉的氛围。

次句“泪浥紫绵红沁肉”,进一步描绘了海棠在雨中的状态。雨水打湿了花瓣,如同泪水浸透了紫色的棉絮,红色的汁液渗透到花瓣内部,形象地表现了海棠在雨中的湿润与鲜艳,同时也暗示了海棠的脆弱与易逝。

接着,“沈香亭北锦屏寒”一句,将场景转换至沈香亭北,这里以“锦屏”形容海棠所在的环境,既展现了海棠的美丽,也暗示了环境的奢华与高雅。然而,“寒”字则透露出一丝凉意,与前文的“泣”和“泪”相呼应,增添了整体的凄凉感。

最后,“太真政在华清浴”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暗喻海棠如同华清池中的贵妇,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但同时也预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前文的哀婉情感相呼应,使得整首诗在赞美海棠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雨中海棠的美丽与哀愁,还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2)

郑守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著道士服,长游京师,寓崇真宫,斋居万松间,一夕大雪填门,僵卧读书,不改其乐。京师号为独冷先生。顺帝至正间出主白鹤观。善诗。有《蒙泉集》

  • 号:蒙泉
  • 籍贯:台州黄岩

相关古诗词

秋夜长简玉山

秋夜长,秋夜长。青灯半灺,玉漏未央。

云叶飏影,露华凝光。

为问湖阴柳,应有长条刺钓篷。

形式: 古风

题松溪渔隐图

老树惊鹊,枯莎怨螀。

幽人对景炯不寐,西风一叠神凄凉。

我欲渡,河无梁。我欲济,津无航。

攀鳞附翼愧凡骨,化金点石无仙方。

腰金秉象兮我貌弗扬,剸蛟缚虎兮我机弗张,有弓无由挂扶桑。

夜光明月孰辨昔那子,黄河太华谁是今欧阳。

天宽地大若无碍,无处可著诗人狂。

西风再叠兮形无尔伤,黄鹄可跨兮苍虬可骧。

南箕可簸兮北斗可浆,所不可以智力而致者惟命之常。

何圣贤亦不能免于厄兮,或毁于臧,或畏于匡。

然大人虎变有不可得而测者,岂非寻常之中而有筑岩之傅,钓磻之吕,卧庐之亮,纳履之良者耶?

西风三叠兮声始洋洋,黄金满地山花香。

呼童重洗琥珀觞,篱菊已露螯已霜。

乐天知命兮吾亦从此逝矣,相与忘形乎无何有之乡也。

歌欲断,夜将半。

拔剑起舞无人伴,却对嫦娥影淩乱。

君不见芙蓉晓梦万花酣,有人却恨春宵短!

形式: 古风

暮春雍熙寺访沈自诚不遇

暇日远相问,古寺幽且深。

青苔馀华落,双树一莺吟。

炉存散微篆,茗熟独成斟。

明当持山酒,慰子客居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赵仲穆看云图

旧游清苕上,爱看弁峰云。

稍将春雨度,始见远林分。

起灭悟真理,逍遥遗世纷。

于焉自怡悦,永怀陶隐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