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佛见笑花

芳菲成梦雨廉纤,慰眼娇红敢浪嫌。

不但瞿昙当发笑,老夫初看亦掀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翻译

芬芳的花朵如梦境中的细雨,即使娇艳也未曾轻狂。
这美景不仅让佛陀都会微笑,连我这老者初次看见也忍不住展颜。

注释

芳菲:形容花木繁茂,香气浓郁。
梦雨:比喻梦境般迷离的细雨。
廉纤:形容雨丝细密。
瞿昙:指佛陀,这里借代圣洁或美好的事物。
掀髯:形容人因喜悦而张开胡须,表示赞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名为《红佛见笑花》。从诗句来看,张镈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芳菲成梦雨廉纤”一句中,“芳菲”指的是花开满径的繁盛景象,而“成梦”则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如同梦境一般,让人沉醉。“雨廉纤”可能是指细雨后的清新空气,或许是微弱阳光下轻柔的花瓣,这里传达了一种温婉而不失灵动的意象。

“慰眼娇红敢浪嫌”这句,张镈用“慰眼”来形容那些美景给人心灵带来的安慰和愉悦,而“娇红”则直接描绘了花朵的颜色与姿态。“敢浪嫌”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好之物的欣赏,虽然它们可能过于奢侈或者短暂,但诗人仍然愿意沉溺在这份美中,不忍心去批评或嫌弃。

“不但瞿昙当发笑”这一句,“瞿昙”指的是佛教中的瞿昙弥勒,常被塑造成一个笑容满面的形象。在这里诗人用它来比喻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到内心的喜悦,就连佛祖见了都会发笑。

“老夫初看亦掀髯”这句中,“老夫”是诗人自称,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已高,但看到这些美好的花朵依然会露出孩童般的惊喜与兴奋之情。“初看”说明这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致,而“亦掀髯”则形容诗人在惊喜中不由自主地搔首弄姿,流露出一种天真无邪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欣赏,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约斋

博学非能事,详言道转乖。

只因省气力,处处是吾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佳]韵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其三)

帆腰风便得归程,天末层云暗又明。

浅色鸡儿深色草,知谁教汝唤诗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其二)

破驿遥临放马场,两鸦飞下更苍凉。

东风莫起雕鞍兴,白发欺人念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其一)

墙上夭桃竹顶齐,矮桥横水屋横陂。

主翁受用三竿日,门外催租总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