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算日未成年,英姿已褎然。王家千里后,荀氏八龙先。
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将何一枝桂,容易赏名贤
这首诗是欧阳詹在唐朝时期所作,名为《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一位年轻的秀才,其气质英俊,文采飞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算日未成年,英姿已褒然”表明这个年轻人虽然还未满二十,但他的才华和风貌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这里的“算日”指的是计算年龄,“英姿”则形容其出众的外貌和气质。
接着的“王家千里后,荀氏八龙先”一句,通过对比两大家族——王家与荀家的历史地位,以及后来荀氏家族出了八位才子(即“八龙”),来强调这位年轻秀才的出类拔萃。这里所说的“王家千里后”可能是指王家虽然辉煌,但也无法与荀家的盛况相比。
第三句“葱茜松犹嫩,清明月渐圆”则描绘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葱茜(一种野草)和松树都还很幼嫩,而夜晚的月亮正在逐渐变得圆满。这两者都是生长中的形象,与诗人对年轻秀才成长前景的美好祝愿相呼应。
最后,“将何一枝桂,容易赏名贤”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位年轻秀才能够像那高贵的一枝桂树一样,在文坛上获得荣耀。这里的“容易赏名贤”意味着才能出众的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赞赏和认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家族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一代才子的美好期待和赞扬之情。
不详
弭棹历尘迹,悄然关我情。
伊无昔时节,岂有今日名。
辞贵不辞贱,是心谁复行。
钦哉此溪曲,永独古风清。
垂柳拂妆台,葳蕤叶半开。
年华枝上见,边思曲中来。
嫩色宜新雨,轻花伴落梅。
朝朝倦攀折,征戍几时回。
翩翩双燕画堂开,送古迎今几万回。
长向春秋社前后,为谁归去为谁来。
黄菊离家十四年,离家已是梦松年。
落日望乡处,何人知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