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见赠原韵(其二)

亲操井臼未全知,不见高堂白发丝。

护惜犹思依母日,梦魂尚忆作儿时。

故山已过猫头笋,小院频挑鸭脚葵。

剪烛听君谈往事,敢忘先德自吾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方荫华的诗《和外见赠原韵(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外亲的深深怀念和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首句“亲操井臼未全知”,描绘了母亲辛勤劳作的情景,诗人虽未能亲身经历,但心中充满敬意。次句“不见高堂白发丝”则暗示了岁月流逝,母亲已年老,诗人未能尽孝的遗憾。

“护惜犹思依母日”回忆起小时候依赖母亲的日子,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深深眷恋。“梦魂尚忆作儿时”进一步强调这种情感,即使在梦中也希望能回到儿时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接下来两句“故山已过猫头笋,小院频挑鸭脚葵”,通过家乡特产的猫头笋和小院中的鸭脚葵,勾起了诗人对故乡和母亲亲手料理生活的温馨记忆。

最后,“剪烛听君谈往事,敢忘先德自吾师”写诗人与亲人共叙旧事,烛光下倾听对方讲述过去,深感母亲的教诲如同师恩一般,时刻铭记在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收录诗词(10)

方荫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赵仁基继妻。与夫唱和,时称佳话。亦善鉴藏书画。有《双清阁诗》

  • 字:季娴
  • 籍贯:江苏武进

相关古诗词

和外见赠原韵(其三)

轩车到处万民安,手种桑麻露未乾。

吹面不惊风似雪,当头喜见月如盘。

好花欲放还微雨,春色初来尚薄寒。

莫道琴装萧瑟甚,帘芦纸阁有馀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外见赠原韵(其四)

无端风雨小窗前,料峭轻寒著半肩。

远路分携惟有泪,深宵慢忆若为怜。

晴芳古道无边绿,璧月中天一样圆。

闽海路遥飞不到,承欢犹是忆前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忆兄

梅花春信远相闻,别意远如落絮纷。

山隔螺痕频有梦,江涵雁影记初分。

裁笺祇觉言难尽,学咏何由思不群。

此日高堂应慰藉,遥听百里颂神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登大观亭谒余忠宣墓

芳亭犹是古乾坤,想见当年碧血痕。

叠叠江山存浩气,重重烟水吊忠魂。

四围绿树依神宇,千载啼乌泣墓门。

江上丛祠频报赛,知公威德到今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