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亭亭垂翠盖,趺坐一僧来。
梁栋非吾事,青黄是木灾。
枝连拂衣石,凉荫译经台。
樗散拚人弃,摩挲愧汝才。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洪庆寺马尾松》描绘了一棵高耸挺拔的松树,其翠绿的树冠如伞盖般垂落,一位僧人悠闲地坐在树下。诗人感叹自己并非寺庙建筑的主人,而是自然界的产物,暗示这棵松树可能因木头的颜色而遭受火灾之灾。松树枝条延伸至拂衣石,为过路行人提供阴凉,而在翻译佛经的台上,它似乎在默默守护着佛法的传播。诗人自谦地表示,尽管松树被人们视为无用之材,但仍能坚韧不拔,他抚摸着松树,深感自己的才能与松树相比,显得惭愧。整首诗借物抒怀,表达了对松树坚韧精神的赞美和自我反思。
不详
浩劫知何代,长林过客迷。
不知今壁垒,犹是昔招提。
定里人长寂,花间鸟自啼。
醉来惟荷锸,岐路任东西。
青青千柏林,隋唐留至今。
佛光时隐现,塔影半晴阴。
草细经游鹿,庭閒演戏禽。
机心刊落久,那复异人寻。
丹梯初引兴,愁绝赴前期。
未蜡登山屐,先题望岳诗。
停车松日下,解带麦风吹。
万里游今始,抽簪恨苦迟。
谋生本业屦,岂意学逃名。
千金兼束帛,无乃故人情。
凿湖从此遁,蓬门空自扃。
潮中有兰芷,俎豆共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