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朱妙端所作的《春蚕》,描绘了春日里农事繁忙的场景,尤其是对养蚕活动的细腻刻画,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季节特色。
首句“桃花落尽日初长”,以桃花凋谢象征春天的逐渐离去,而“日初长”则暗示着季节更替带来的昼长夜短的变化,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忙碌而充满希望的基调。
次句“陌上雨晴桑叶黄”,描述的是雨后天晴,田间小路上,桑树叶子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金黄色,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预示着养蚕的好时节已经到来。
接着,“拜罢三姑祭蚕室”,这里的“三姑”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三位女神,她们被认为是蚕神,人们在养蚕之前会进行祭祀,祈求蚕神保佑蚕儿健康成长。这一细节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最后,“渐笼温火暖蚕房”,通过“温火”和“暖蚕房”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养蚕人精心照料蚕儿的过程。他们用温暖的火源来保持蚕房的适宜温度,确保蚕儿能够健康成长,这一幕既温馨又充满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农事的繁忙与农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丰收的热切期盼,是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