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石林叶少蕴观文二首(其二)

夔龙在丘壑,神物发幽秘。

森然万琼瑰,参错分位置。

踞地猛兽伏,拿空孤鸟厉。

先后相长雄,突怒疑攫噬。

各以奇自列,宁谓我独嗜。

羊酪非不珍,莼羹有至味。

郑公信骨鲠,我但见妩媚。

种竹被崖峦,恶木不得地。

荃兰偏九畹,秽草惨无类。

造化初何心,被物自殊志。

那知此岩傍,阅世等如寄。

愿言赋丹青,远近同一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林的壮丽景象和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石林中的各种景物生动地展现出来。首先,他将石林比作夔龙在丘壑中显现,神物从幽秘之处发出,暗示了石林的神秘与壮观。接着,诗人通过“森然万琼瑰”描绘了石林中千姿百态的石头,犹如无数珍贵的宝石,错落有致地排列着。

进一步,诗人运用动物的动态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性:“踞地猛兽伏,拿空孤鸟厉”,石林中的石头仿佛成了猛兽的栖息地,而高悬的石头则像孤鸟展翅欲飞,形成了一幅动与静结合的画面。随后,“先后相长雄,突怒疑攫噬”,描述了石头之间相互衬托,有的突出,有的低伏,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诗人还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的饮食习惯联系起来,以“羊酪非不珍,莼羹有至味”为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郑公骨鲠性格的赞美,以及对郑公所喜爱的莼菜羹至味的向往。

最后,诗人通过“种竹被崖峦,恶木不得地”表达了对自然秩序的尊重,认为竹子生长于崖峦之上,而恶木则无法立足,体现了自然界中万物各得其所的和谐状态。同时,诗人也借“荃兰偏九畹,秽草惨无类”强调了美好事物的集中与恶劣环境的对比,象征着高尚品质与低俗行为的鲜明对立。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石林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规律、人生态度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倪文举芮国器扁舟见过溪上之作

顿有两玉人,风流晋宋间。

况复子倪子,妙思轻小山。

访我相后先,知我倦飞还。

僮仆怪主人,羁絷如在闲。

何曾得此客,能使意绪宽。

从今望仙舟,我门肯常关。

春风孔郎溪,松下荆可班。

形式: 古风

几上人名所乘舟曰钓月庵求诗为赋二首(其一)

古德杖头挑,今师竿下取。

月满体自如,清光无处所。

形式: 五言绝句

几上人名所乘舟曰钓月庵求诗为赋二首(其二)

昔人钓忘饵,今师亦忘钩。

静夜江不湍,孤光送归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双头黄芍药二首(其一)

汉宫时世妆,承恩娇姊妹。

解道根蒂同,如何两心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