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

蚤暮船争渡,都城隔岸间。

昔为渔钓地,今作利名关。

潮探尘中事,年催客里颜。

水仙花又发,吾欲老江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宋朝毛珝所作的《西兴》诗,描绘了西兴地区从昔日的渔钓之地转变为繁忙的利名关隘的变迁,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化的感慨。

首句“蚤暮船争渡”,生动展现了西兴地区清晨与傍晚船只竞相穿梭的繁忙景象,体现了这里交通的便利与经济的繁荣。接着,“都城隔岸间”一句,点明了西兴与繁华都市的距离,虽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绝,暗示了地域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对比。

“昔为渔钓地,今作利名关。”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通过对比昔日的宁静渔村与今日的喧嚣市井,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状态的巨大变化。昔日的渔钓地,如今成为了追逐功名利禄的场所,形象地揭示了时代的发展与个人命运的转变。

“潮探尘中事,年催客里颜。”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潮水似乎探知了人间的琐事,而岁月则无情地催促着旅人的容颜,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潮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年催客里颜”则直接描绘了岁月在旅人脸上留下的痕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切感受。

最后,“水仙花又发,吾欲老江湾。”诗人借水仙花的再次开放,表达了自己希望在江湾终老的愿望。水仙花在诗中象征着美好与纯洁,同时也预示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永恒。诗人渴望在这样一个充满自然美景的地方度过余生,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平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憧憬。

综上所述,《西兴》诗通过对西兴地区变迁的描绘,以及对时间、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化的洞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3)

毛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诗名于端平年间,著有《吾竹小稿》一卷,李龚为之作序,比之为唐诗人沈千运,约略可知其人生平风貌。事见宋·李龚《吾竹小稿序》

  • 字:元白
  • 号:吾竹
  • 籍贯:三衢(令浙江衢州)

相关古诗词

寓池之清夷堂

堂静草侵廊,羁怀未易忘。

近城知郡圃,有佛即僧坊。

恶句书盈壁,空樽垒到墙。

使君临宠外,满目树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客游吴

水乡秋易冷,珍重过吴松。

在旅虽难遣,于诗莫厌攻。

一轮僧寺月,半夜客船钟。

况有贤州牧,知音是旧逢。

形式: 五言律诗

小至

九地阳初动,披衣起拥炉。

门前初去马,窗外渐啼乌。

云色呈金未,梅梢破玉无。

焚香待天晓,点易自研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登黄岗清淮门

风吹芦叶江头路,江水江天共秋暮。

边淮寒早客行稀,只有征鸿向南去。

征鸿自去书不来,远衣未寄凭谁催。

孤城惨咽暮笳起,城下荒榛接淮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