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三章(其三)济江

晓装将北征,春江正东注。

回澜涨蜀雪,远岸分楚树。

亭亭白狼峰,㵿㵿采石渡。

即迎初日旭,复送残月曙。

阴阳倏旋周,何物独如故。

扣船发清讴,飞凫为回顾。

孤生无百年,南北几来去。

乘流虽足快,绝险自当惧。

投鞭语何誇,击楫气何怒。

川岳混一家,乃不畏行路。

悠悠今古心,及此得□晤。

斗酒且自陶,兹游谅难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名为《自君之出矣三章(其三)济江》。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放与深远的情怀,以及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晓装将北征,春江正东注。”开篇两句描绘了清晨时分,战士们整装待发准备北征,而春天的江水则恰好向东流淌。这里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军旅生活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交织。

“回澜涨蜀雪,远岸分楚树。”诗人笔触所至之处,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写,更蕴含着历史文化的厚重。蜀为古代地区名,今指四川一带,而楚则是江南的别称,这两句通过水流和雪景,将遥远的地方联系起来。

“亭亭白狼峰,㵿㵿采石渡。”这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图。白狼峰为古代地名,亭亭则形容其雄伟之态,而“采石渡”则透露出诗人过境时的心境和所见。

“即迎初日旭,复送残月曙。”此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物的变迁。诗人在晨光中迎接新的一天,同时也在夜色渐深时送别月亮,这是对生命和旅途的深刻感悟。

“阴阳倏旋周,何物独如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自然界阴晴圆转的哲思。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自己对于变迁中的恒久之物的追求。

“扣船发清讴,飞凫为回顾。”这里描绘了一幅行舟江上的画面。扣船即敲击船身以示意,而清讴则是水声。飞凫指的是在水面上飞舞的鸟儿,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感波澜。

“孤生无百年,南北几来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命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生短暂,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是一场轮回的旅行。

“乘流虽足快,绝险自当惧。”此处诗人在赞美行舟之速捷的同时,也表现了面对险峻水道时的内心忐忑。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生命的珍视。

“投鞭语何誇,击楫气何怒。”这两句通过对话语与击桨声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决绝与坚定。诗人的心中似乎有着不为外界所动摇的信念和力量。

“川岳混一家,乃不畏行路。”这里诗人将大自然比喻为一个大家庭,将自己融入其中,表明了他对自然的敬爱与融合,以及对于旅途生活的无畏态度。

“悠悠今古心,及此得□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交织之心境。诗人的内心充满着对过去和现在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在旅途中寻找着某种精神上的契合。

“斗酒且自陶,兹游谅难屡。”末尾两句通过饮酒自娱的情景,以及对于此次旅行难以重复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珍惜,对旅途记忆的留恋。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食

沧沧人闺景,薇藿自生芳。

石露澄松白,春风杂树黄。

莺啼犹着雨,云乱欲侵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开元寺留题(其一)

双松偃亚老龙起,唤得清风到别楼。

尚忆曩年诗酒伴,几回天际识归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无题

试将潜皖问云游,何似灵岩与虎丘。

应道淮南山水胜,清奇都在两三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其十三)叶天师书楼

巍然垂象隐精思,著述丹书与世违。

真得紫文无上道,业成遗迹是题诗。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