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上苑闻鸠》描绘了春天宫苑中的景象。首句“春波溶溶宫柳低”,以春水的柔情和宫柳的低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次句“春云漠漠斑鸠啼”,通过斑鸠的啼叫,传递出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律。
“柳阴渐深看不见,时复数声金殿西”描绘了柳树浓荫下的神秘感,斑鸠的叫声时断时续,仿佛从金殿西边传来。接下来的诗句“青绳辇路无尘土,鸣鞘不来日亭午”,写出了宫中道路的洁净和时间的流逝。
“高树低枝相应呼,似惜田农望时雨”运用拟人手法,斑鸠的叫声仿佛在为农人祈求雨水,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诗人又借“农人望雨心如渴,鸠啼日暮声不歇”,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期待和期盼。
“乾明门前春气深,太液池头烟水阔”描绘了宫门外春意盎然的景色,而斑鸠的啼声穿越烟水,增添了画面的深远感。最后,“柳密花深不再闻,时复宫壶坠银箭”,通过宫壶落银箭的细节,暗示时光流转,引出对往昔皇帝亲耕的回忆。
整首诗以斑鸠的啼声为线索,串联起宫苑内外的春景,寓言深刻,情感饱满,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盛世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