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九)

吏隐宜春郡,穷能懒更占。

矜名遭巧谮,晦迹喜深潜。

昔慕狂为圣,今师智养恬。

优游无一事,不觉岁时淹。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翻译

官吏隐居在宜春郡,困厄时更是懒得去占卜命运。
因过于追求名声而遭受了别人的狡猾陷害,现在我选择隐藏行迹,享受深居简出的宁静。
过去我仰慕狂放之人被视为圣贤,如今我以智慧来滋养内心的平静。
悠闲自在,无所事事,不知不觉中时间已悄然流逝。

注释

吏隐:官吏隐居。
宜春郡:地名,可能指古代的一个郡。
穷能:困厄时。
占:占卜命运。
矜名:过分追求名声。
巧谮:狡猾的陷害。
晦迹:隐藏行迹。
深潜:深居简出。
昔慕:过去仰慕。
狂为圣:狂放之人被视为圣贤。
智养恬:以智慧滋养平静的心境。
优游:悠闲自在。
一事:一件事。
岁时淹:时间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吏隐宜春郡诗十首》中的第九首,描绘了诗人官吏生涯中选择退隐于宜春郡的生活态度。首句“吏隐宜春郡”表达了诗人以官吏身份隐居在宜春郡的境况,暗含着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穷能懒更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即使生活清贫,他也懒得去争夺或占据更多的权势,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心境。

“矜名遭巧谮”反映了诗人对于名誉的谨慎和对他人巧言诬陷的无奈,他选择隐藏自己的才华,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晦迹喜深潜”表达了他对这种低调生活的喜爱,深藏不露,享受内心的平静。

“昔慕狂为圣,今师智养恬”回忆过去曾以狂放自许,追求圣人之道,如今则更崇尚智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恬淡。这体现了诗人人生观的转变。

最后两句“优游无一事,不觉岁时淹”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无事可做,时间仿佛停滞,不知不觉间岁月已悄然流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隐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淡泊生活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八)

吏隐宜春郡,放怀诗酒间。

未能惭下俚,几欲效中山。

杜甫籓篱窄,刘伶幕帟悭。

高吟与沈醉,荣辱讵相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七)

吏隐宜春郡,山城少客过。

静中窥物理,闲外养天和。

春暖寻花坞,宵凉玩月波。

将迎者谁子,劳逸两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六)

吏隐宜春郡,同僚得俊髦。

纯音等疏越,馀刃剧豪曹。

器识青云远,歌词白雪高。

遂令迁客意,不复赋离骚。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五)

吏隐宜春郡,乡园去路赊。

间关成客宦,荏苒度年华。

出水鱼吞饵,辞山凤在笯。

谁言千里隔,夜夜梦吾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