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安汪子容寿藏卷

人生草上露,回首日已晞。

顾非金石姿,焉用千载期。

昨夜高堂欢,薄暮南山陲。

弦歌声未歇,涕泪沾裳衣。

达人贵知命,常用此道推。

乐丘事已卜,哀挽情亦悲。

我生谅如寄,九原行当归。

开樽面息所,不醉复何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哀婉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对生命短暂与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将人生比作草上之露,既轻盈又易逝,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随后,诗人通过“金石姿”与“千载期”的对比,强调了人世间的短暂与不可预知性,暗示了生命的有限与追求永恒之间的矛盾。

诗中描绘了一幅家庭聚会的温馨场景,昨夜的欢愉与薄暮时分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弦歌声犹在耳边回响,而泪水却已湿透衣裳,生动地刻画了情感的复杂与瞬间的转变。诗人在此处引入了“达人贵知命”的观念,认为通达之人应珍惜当下,顺应自然规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落。

然而,即便如此,诗人并未完全摆脱对死亡的哀伤与忧虑。他提到“乐丘事已卜”,似乎在为自己的归宿做某种预设,但紧接着的“哀挽情亦悲”则透露出对生命终结不可避免的悲伤。诗人最终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我生谅如寄,九原行当归。”他认识到生命如同寓所一般短暂,死后将前往九泉之地,这既是对生死轮回的接受,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开樽面息所,不醉复何为?”一句,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举杯,面对人生的无常与终局,以酒解愁,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在深沉的哲思与哀婉的情感之间游走,既展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与智慧。

收录诗词(63)

王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南康翁教授匡山读书处

海国横秀气,兹山郁嵯峨。

群峰青天半,倒影凌沧波。

匡裕古哲士,结庐层峦阿。

遗构委蔓草,岩扉长蓬科。

我来属杪秋,攀跻兴尤多。

楼观出林表,石磴穿松萝。

琴樽落叶下,衣袂浮云过。

群籁起天末,长风振寒柯。

手招谪仙人,宴坐朱颜酡。

细读紫阳碑,莓苔共摩挲。

怀古访陈迹,贤达知几何。

愧我山野癖,岁月徒蹉跎。

夫子金闺彦,侯庠赋菁莪。

散襟发逸思,策杖仍长歌。

夔龙凤池上,珊珊振环珂。

终当拂衣去,接武金銮坡。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题秋林泉石图

高林颇深䆳,远洲亦萦纡。

风景一何异,中有贤者庐。

阳崖落日明,阴涧浮云虚。

耕野见秋火,扣舷闻夜渔。

朅来尘网中,机务日相拘。

念兹膏肓疾,愧彼泉石图。

抱拙谢簪绂,养素宜琴书。

俯仰天宇宽,所乐恒有馀。

形式: 古风

题璧水瞻云

征鸿度南浦,慈乌号北林。

白云仍在目,恻恻思难任。

云飞沧江上,日夕归故岑。

高堂旷千里,倚门望弥深。

孝子爱寸晷,哲人惜分阴。

百年顾云邈,欢乐当在今。

綵袖时独戏,板舆日同寻。

愿同白云飞,倏尔谐冲襟。

瞻云念白首,捧日秉赤心。

狄公播英名,价重双南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友归故园

凌晨石渠集,步出西上门。

倏闻同怀友,优诏归故园。

堤上金明枝,袅娜春日暄。

折之赠行色,乡思随纷纷。

夜来沙阳月,照君林下尊。

揽衣鹤为舞,染翰禽能言。

虽云邻局欢,当念王程烦。

早拂季子衣,休望西山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