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形式: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简短而意味深长,通过对比吴地与越山的地理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到江吴地尽”,诗人站在江边,吴地的边界已经到了尽头,暗示了他可能已经行进了一段距离,来到了一个新地域的边缘。这里的“吴地”特指江南地区,以吴文化为代表,景色秀美,人文荟萃。

“隔岸越山多”,视线越过江面,对面是连绵不绝的越山。这里的“越山”指的是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的山脉,与吴地相邻,景色各异。这一句通过“多”字,强调了越山的广阔与丰富,与吴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吴地尽”与“越山多”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变化,也隐含了诗人情感上的波动。从“尽”到“多”,既有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好奇,也有对过往旅程的感慨与留恋。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这首诗在简洁中蕴含深意,引人遐想。

收录诗词(1)

吴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露萱钳宿蝶,风木撼鸣鸠。

形式: 押[尤]韵

句(其二)

屋头风过雁,灯背月移窗。

形式: 押[江]韵

句(其三)

霜林五色锦,烟渡一萦丝。

形式: 押[支]韵

句(其四)

午簟展风供睡课,夜窗扃雨办诗逋。

形式: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