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余云焕的《再抵成都》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感慨边疆局势的场景。首联“筹边依旧上高楼,内地河山壮益州”展现了诗人关心边防,对成都及其周边壮丽山河的赞叹。"筹边"表达了他对国家边界的忧虑和维护,而"壮益州"则强调了这一地区的雄伟气象。
颔联“酋长西来通职贡,大江东去扼咽喉”进一步描述了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酋长西来"象征着边疆的和平交流,"大江东去扼咽喉"则形象地指出成都作为交通要冲的战略地位。
颈联“书生不作三刀梦,阃帅相持半壁秋”转向个人情感,"书生不作三刀梦"暗示诗人已放弃个人的武将之志,转而关注现实,"阃帅相持半壁秋"则寓言国家半壁江山的艰难时局,流露出忧国忧民之情。
尾联“剑外烽烟沪海瘴,孤吟谁识杜陵愁”以剑阁之外的战事和南方的瘴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同时借杜陵(唐代诗人杜甫)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忧虑国事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边疆形势的洞察,又有个人抱负与国家命运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