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值雨

平沙涨雪清江濆,水花照日红生鳞。

轩然五老出城表,雕玉万仞窥长身。

云巾星弁覆华顶,飞泉漱瀑垂天绅。

平生未识庐山面,碧巘横云望中见。

江头一夜雨衔天,奔浪号风作悲健。

朝来淤泥没牛马,咫尺坐论千里远。

芒鞋拄杖挂尘屋,神马尻轮欻飞转。

卧龙庵前碧眼翁,日饮山渌餐溪松。

神融气合八荒外,此心烱烱宜先通。

未须勒移却俗驾,会应一洗尘寰空。

寄言归侍壶丘子,他日来游当御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广袤的沙滩上白雪覆盖,清澈的江边水花闪烁,映照着阳光,泛起红色的鳞纹。
五位老人威严地走出城门,如同万仞高的玉雕,俯瞰大地。
云雾般的头巾和星星般的头饰覆盖在华美的山顶,瀑布如天绅般从天而降。
我一生从未见过庐山真容,但此刻在云端之间,我仿佛看见了它的碧绿山峰。
江边一夜风雨连天,波涛汹涌,仿佛在诉说着疾风的悲壮。
早晨,洪水淹没牛马,咫尺之间却感觉像是千里之遥。
穿着草鞋,手持拐杖,挂满尘土的房屋,骏马瞬间飞驰而过。
卧龙庵前的老翁,眼睛碧绿,每日饮用山泉,以松为食。
他的心境与天地合一,超越八荒,内心明亮,应先领悟此境。
无需驱车世俗,将来定能洗净世间尘埃。
告诉壶丘子,期待有一天能乘风而来,一同游览此处。

注释

平沙:广阔的沙滩。
涨雪:积雪覆盖。
轩然:威严的样子。
雕玉:形容玉质的山峰。
华顶:山的顶部。
漱瀑:瀑布如漱口般倾泻。
碧巘:青翠的山峰。
咫尺:极近的距离。
芒鞋:草鞋。
神马:神奇的马。
壶丘子:可能指代某人,壶丘是地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雨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哲理思考。开篇“平沙涨雪清江濆,水花照日红生鳞”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雨后的江景,水波粼粼,阳光折射,仿佛能听到水声与日光交织出的自然乐章。紧接着,“轩然五老出城表,雕玉万仞窥长身”表现了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这里的“五老”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五位仙翁,他们或许正从云端走来,观赏着这片雨后的美景。

第三、四句“云巾星弁覆华顶,飞泉漱瀑垂天绅”描写了山峦间云雾缭绕,水流如织的壮丽画面。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将雨后的山川之美呈现得淋漓尽致。

“平生未识庐山面,碧巘横云望中见”两句表达了诗人此前对庐山美景的无知,以及在亲眼目睹后对其美的震撼和赞叹。接下来的“江头一夜雨衔天,奔浪号风作悲健”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激情。

在“朝来淤泥没牛马,咫尺坐论千里远”中,诗人通过对比雨后的泥泞和平日的安宁,表达了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思考。而“芒鞋拄杖挂尘屋,神马尻轮欻飞转”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意境。

最后,“卧龙庵前碧眼翁,日饮山渌餐溪松。神融气合八荒外,此心烱烱宜先通”几句,是诗人对自然与生命本源的深刻领悟和追求。在这里,他表达了要超越尘世、与宇宙合一的心愿。

全诗通过对雨后山川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哲思的深邃,是一首集自然观察、情感抒发、哲理思考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鸿

哀鸿常苦饥,悲鸣垂其翼。

朔漠晓霜寒,江湖晚烟羃。

乾坤一网罟,高飞亦何益。

日暮无与群,惊风暗沙碛。

形式: 古风

春日五首(其一)

春深不见鷅鹠声,百舌时闻自在鸣。

独步移床卧深屋,细看新燕巧经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浏阳五咏(其五)洞阳

圣童去后水云闲,陈迹难寻草木间。

独有微言传逸史,洞天寂寂在人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荆州偶作

郑公嵇阮流,野性本麋鹿。

平生傲羲皇,白首就羁束。

大寒客无毡,官冷饭不足。

顾予支离人,攘臂受馀粟。

江鱼尾盈尺,饱食胜粱肉。

荆山富樵苏,丈室有馀燠。

顽疏愧前哲,所得踰往躅。

谈经追时好,俯仰负愧忸。

流光逝不反,愁鬓日改绿。

世道劫火燃,不燔乃良玉。

晚交定难恃,云雨手翻覆。

官居真蘧庐,束担聊托宿。

求田意虽鄙,此计正宜速。

归寻谷口耕,胜卖成都卜。

坐想带经锄,倚耒听布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