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轩先生

为道难言不著书,但知日用是根株。

当筵自昔倾龙象,嗣法何人识马驹。

六学即今皆剿说,一齐孤立可长吁。

犀斜南谷穷愁骨,仙境能谈旧事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艾轩先生》。诗中表达了对艾轩先生深邃智慧与独特人格的赞美与敬仰。首句“为道难言不著书”,点明了艾轩先生追求真理的方式并非通过著书立说,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来领悟和传达道义。接着,“但知日用是根株”进一步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才是理解大道的基础。

“当筵自昔倾龙象,嗣法何人识马驹。”这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比喻,将艾轩先生比作能够倾倒高僧大德的智者,同时暗示了在众多追随者中,能够真正理解其教诲的人却寥寥无几。这种对比凸显了艾轩先生思想的深奥与独特性。

“六学即今皆剿说,一齐孤立可长吁。”这里批评了当今学术界普遍存在的模仿与抄袭现象,指出艾轩先生的思想独树一帜,难以被理解和接受,表达了对艾轩先生孤独处境的同情与感慨。

最后,“犀斜南谷穷愁骨,仙境能谈旧事无。”这两句描绘了艾轩先生身处困境,但依然坚守信念,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艾轩先生的思想如同仙境中的秘密,难以被外人轻易理解和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艾轩先生生活态度、思想境界以及社会地位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艾轩先生的深切敬意与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臂痛六言(其一)

六十六翁衰久,四百四病更多。

臂用火攻未可,心存水观如何。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

臂痛六言(其二)

虞监因书自苦,龙眠为画劳功。

臂痛与渠相似,笔端愧我非工。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臂痛六言(其三)

列子肘停杯水,吴生臂画圆光。

此是病魔饶借,莫将妙手誇张。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庄子口义成

逍遥而下是全书,渔父诸篇却不如。

意外形容辞独至,句中脉络字无虚。

机锋颇似禅三昧,根极祗求性一初。

千古濠梁同会面,子真知我我知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