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陕州姚中丞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

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

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

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

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八月秋意渐浓,风雨停歇在两陵间。
军旗飘落,阳光照耀着函谷关东的秋天景色。
遥想大禹的遗迹,汉台遗迹只剩下了古老的山丘。
在这环绕着帝都的地带徘徊,左右皆是帝王之地。
流连于此,不禁感慨昔人已老,昔日的恩荣如显赫诸侯。
思念之情凝望着棠树,借商调的歌声寄托相思之意。

注释

八月:指农历八月。
肃:清冷、严肃。
二陵:可能指秦始皇陵和汉武帝陵。
风雨收:风雨停止。
阙下来:从远处下降。
禹迹:大禹的遗迹。
汉台:汉代的宫殿遗址。
故丘:古老的山丘。
襟带地:环绕帝王之地。
左右:周围。
帝王州:帝王之都。
悲昔老:感叹岁月流逝。
恩光荣彻侯:过去的恩宠如同显赫的侯爵。
相思:深深的思念。
商声讴:商调的歌声。

鉴赏

诗人通过对八月肃穆天气和二陵风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沉郁的氛围。旌旗的降临和云日的掩映,更增添了一份秋意萧瑟之感。禹迹和汉台,则让人不禁思索起历史的变迁与古人的足迹。

"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一句中,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对广阔疆域和繁华帝都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过去辉煌时期的留恋之情。"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则透露了诗人对于逝去年代的怀念,以及对于曾经得到的恩宠和荣耀的思念。

最后两句"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中,通过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以及通过音乐来表达这种情感,诗人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愫。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个人情感,还体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

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

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

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

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

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

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

顾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

星象承乌翼,蛮陬想犬牙。

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

城基历汉魏,江源自賨巴。

华表廖王墓,菜地黄琼家。

霜轻菊秀晚,石浅水纹斜。

樵音绕故垒,汲路明寒沙。

清风稍改叶,卢橘始含葩。

野桥过驿骑,丛祠发迥笳。

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

路尘高出树,山火远连霞。

夕曛转赤岸,浮霭起苍葭。

轧轧渡水桨,连连赴林鸦。

叫阍道非远,赐环期自赊。

孤臣本危涕,乔木在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

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

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

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

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

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

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

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望赋附宫人忆月之歌

张衡侧身愁思久,王粲登楼日回首。

不作渭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