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殷奎的《长陵晓望》描绘了清晨在长陵高处远眺长安的景象。首句“马上东风生晓寒”,通过“马上”和“晓寒”传达出诗人骑马出行时感受到的清冷早晨,东风微拂带来一丝寒意。接下来,“长陵高处望长安”,点明地点和视线所向,暗示历史遗迹与现实沧桑。
“丘墟散落人才尽,冈陇分崩王气残”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陵墓荒凉、人才凋零与王朝衰败的景象相结合,表达出历史的变迁和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岁祀几朝修典制,月游无庙著衣冠”进一步深化这种感慨,指出尽管历朝历代试图修复礼制,但庙宇空置,无人祭祀,反映出王朝的衰败和文化的式微。
最后,“山河百战谁能主,却属渔翁一钓竿”以反问收尾,寓意在这历经战乱的江山中,谁又能成为真正的主宰?答案似乎是那悠然垂钓的渔翁,象征着超脱世俗、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暗含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王朝兴衰的深沉思考和个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