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

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

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

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

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作《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是谢应芳所作,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分离时间之长和思念之情之深,如同度过六个秋天般漫长。"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写出了词人在分别后,借写作排解愁苦,岁月流逝使他显得更加苍老。

"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描绘了词人试图寻找友人而不得,只能在溪边独自回味过去的场景。"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以月光下的美景寄托对友人的遥想,想象中友人所在的仙境。

下片转而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呼唤龙伯、舞阳侯等神话人物,表达对昔日聚会的向往。"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再次强调对共享欢乐的渴望。"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感谢友人寄来的佳作,希望他们能一同唱和。

最后,词人将这些珍贵的友情寄予后辈,期待他们能传承这份深情厚谊,"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寓意要子孙们珍藏并学习这种深厚的情谊。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茅仲良初度席上赋

秋色净如洗,南极瑞光多。

秦驻山中隐者,弧矢挂烟萝。

野老敲门看竹,珍重主人留客,呼酒泻金荷。

为问春秋多少,笑道明年六十,勋业竟蹉跎。

万钟禄,千驷马,待如何。

洛阳城市,又看荆棘卧铜驼。

且喜阶前玉树,五色鹓雏俱好,把此瑟琴和。

一曲华胥引,双鬓雪儿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歌]韵

满庭芳.寄江叔廉

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

逍遥杖屦,不过翟公门。

前度春风已老,对芳草、还忆王孙。

长安市,看花人去,车马正争喧。

向来东海上,水南水北,如石如温。

念鸥冷诗盟,何日重论。

老我蓬蒿三径,开怀抱、赖有琴尊。

公知否,萧斋雨漏,四壁篆书痕。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元]韵

风入松

青龙地脉土酥香。产玉似昆冈。

可怜不入瑶池宴,到冰壶、风味凄凉。

忽忆故园时序,春盘春酒羔羊。青丝生菜韭芽黄。

银缕染红霜。桃花人面柔荑手,酒微酣、象箸频将。

鼙鼓一声惊散,六年地老天荒。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贺宜兴殷伯贤远回

孤舟浪打石尤风。霹雳浪声中。

布帆喜得归无恙,系长桥、闲似渔篷。

蛟渚如今寂寂,鸥波依旧溶溶。秋花开到雁来红。

金菊对芙蓉。一襟磊块都浇去,饮红灰、如饮黄封。

睡到日高三丈,从他衙鼓逢逢。

形式: 词牌: 风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