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苦雨

秋水渐浮堤,青禾白鹭栖。

祝篝空有意,抱瓮已无畦。

蛩欲依人诉,鸠偏逐妇啼。

不堪翘首望,天际湿云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连绵阴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凄清与人的哀愁交织的情境。

首联“秋水渐浮堤,青禾白鹭栖”,以秋水渐渐涨满堤岸,青绿的稻田中白鹭栖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秋水与青禾相映成趣,白鹭的静美与稻田的生机形成对比,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循环。

颔联“祝篝空有意,抱瓮已无畦”,转而描写农事的荒废与希望的破灭。祝篝(古代祭祀用的火堆)虽有其仪式上的意义,但在这连绵的秋雨中,它似乎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抱瓮(古代灌溉农田的工具)也因田地被雨水淹没而无法使用,象征着农事的艰难与农民的无奈。

颈联“蛩欲依人诉,鸠偏逐妇啼”,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蟋蟀(蛩)试图向人倾诉心中的哀愁,却无人倾听;斑鸠(鸠)则在追逐妇人的啼鸣中显得格外孤独。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隐喻了人在困境中的无助与孤独感。

尾联“不堪翘首望,天际湿云低”,以“翘首”这一动作表达了对远方的渴望与期待,然而“天际湿云低”又暗示了这种愿望的渺茫与现实的压抑。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感觉,反映了诗人面对秋日苦雨时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日雨季中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艰辛与自然力量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4)

陈允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金山

日高京口渡,遥值定钟时。

烟雨寺几点,江山天四垂。

沙晴群市合,鸥入乱帆疑。

数尽东归浪,淊淊未可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三月五日偶步至象所遇杏花因与帅敬醉花下赋得四首(其一)

草掩闲庭久,徒行亦偶然。

为贪杨柳色,忽到杏花前。

珠勒分弓影,春衫傍酒船。

都缘无底兴,随意绕墙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三月五日偶步至象所遇杏花因与帅敬醉花下赋得四首(其二)

蕊气通香象,花光接苑墙。

轻霞薄春浪,舞雪受初旸。

醉面频生晕,新姿未解妆。

好将门外柳,吹入两三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雨中徐州道上

乡山看在眼,愁向暮山生。

驿舍清明雨,人烟芒砀城。

花飞急流尽,云起大河平。

一路茫茫白,归心乱旅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