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鼓角感怀

鼓坎坎,角呜呜,四鼓欲尽五鼓初。

老眼不寐如鳏鱼,抚枕起坐涕泗濡。

平生空读万卷书,白首不识承明庐。

时多通材臣腐儒,妄怀孤忠策则疏。

欲剖丹心奏公车,论罪万死尚有馀。

雷霆愿复宽须臾,许臣指陈舆地图。

亿万遗民望来苏,艺祖有命行天诛。

皇明如日讵敢诬,拜手乞赐丈二殳。

中原烟尘一扫除,龙舟溯汴还东都。

形式: 古风

翻译

鼓声咚咚,号角呜咽,四更将近五更刚起。
老眼无法入睡像孤独的鱼,抚摸枕头起身涕泪涟涟。
一生空读万卷书,满头白发却从未见过朝廷的殿堂。
世道多有才德兼备的人被腐儒之名所累,怀抱孤忠却因策略不合而遭冷落。
我想要剖开心扉上书朝廷,即使面临万死也无所畏惧。
只求片刻雷霆般的恩准,让我陈述国家的地图战略。
亿万黎民期盼着新生,祖宗有命要荡涤天下污秽。
皇上的英明犹如太阳,怎敢妄言?我跪地恳求赐予丈二长矛。
一旦扫清中原烽烟,龙舟将逆流而上返回东都。

注释

鼓坎坎:形容鼓声密集。
角呜呜:号角悲鸣。
鳏鱼:比喻孤独无伴的人。
承明庐:古代宫殿中的重要殿堂,代指朝廷。
通材臣:才德兼备的大臣。
公车:古时臣民上书朝廷的交通工具。
舆地图:指国家的地图和战略布局。
来苏:新生,复苏。
艺祖:开国君主或祖先。
殳:古代的一种兵器,长矛。
溯汴:逆流而上到汴河。
东都:古代洛阳,此处指首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闻鼓角感怀》,通过鼓角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难以入眠时的感慨。诗中以“鼓坎坎,角呜呜”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战鼓与号角交织的军旅氛围,暗示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

“四鼓欲尽五鼓初”点明时间,诗人因夜不能寐而起身,泪水涟涟,流露出对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悲凉。“平生空读万卷书,白首不识承明庐”表达了他对未能施展抱负的无奈,以及对朝廷的失望。他认为自己虽才学出众,却无法得到重用,只能空怀忠诚却无处献策。

“欲剖丹心奏公车,论罪万死尚有馀”表达了诗人渴望直言进谏的决心,即使面临极大的危险也在所不惜。他请求皇帝给他机会陈述国事,指出地图上的隐患,拯救亿万百姓于水火之中。

“亿万遗民望来苏,艺祖有命行天诛”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期待,相信上天会保佑明君清除奸佞,恢复中原安宁。最后,诗人以“中原烟尘一扫除,龙舟溯汴还东都”描绘出收复失地后的理想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统一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哀怨,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闻蝉思南郑

昔在南郑时,送客褒谷口。

金羁叱拨驹,玉碗蒲萄酒。

醉归涉漾水,鸣蝉在高柳。

回鞭指秦中,所惧壮心负。

人生岂易料,蹭蹬十年后。

蝉声恍如昔,而我已白首。

逆胡亡形具,舆地沦陷久。

岂无好少年,共取印如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除夜雪二首(其二)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形式: 七言绝句

项王祠

项里溪水声潺湲,溪上青山峨髻鬟。

烟村人语虚市合,石桥日落渔樵还。

堂上君王凛八尺,大冠如箕熊豹颜。

筑祠不知始何代,典祀千载谁敢删。

肃清亭障息剽夺,扫荡螟螣囚神奸。

范增玉斗久已碎,虞姬妆面留馀潸。

小人平生仰遗烈,近庙欲结茅三间。

时时长歌拔山曲,醉倒聊慰穷途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项里溪上见珍禽曰溪鹊相随数十步不去

涉溪来过东溪老,断枝槁叶纷如扫。

忽逢溪鹊昔未识,言语惺憁羽毛好。

异哉驯狎若可呼,迹虽甚疏情有馀。

上穿苍烟立高树,下踏白石窥游鱼。

老夫日日溪头行,见此不妨双眼明。

定交物外从今始,岂独沙鸥可与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