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古塞下曲》描绘了一幅严寒边塞的荒凉景象。首句“朔风号枯榆”以强劲的北风吹过光秃秃的榆树,展现了冬季的肃杀与荒凉。接着,“厚地冻欲裂”进一步强调了大地的严寒,似乎连土地都承受不住这种冷冻,仿佛要裂开一般。
“大漠无人行,长云欲飞雪”两句,通过描绘大漠中空旷无人,只有漫天飘落的雪花预示着更加恶劣的天气,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危险的氛围。接下来,“阴阴古长城”点出边关的遗迹,暗示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痕迹,而“野燐明复灭”则以磷火闪烁,增添了神秘和凄冷的色彩。
最后两句“草死沙场空,饥乌啄残骨”,揭示了战场的荒芜,草木枯死,只剩下空荡荡的沙场,连乌鸦也因饥饿而只能啄食战场上残留的骸骨,这既是对战争残酷的写照,也是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节,勾勒出塞外边疆的艰苦环境,寓含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