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零落篇章为世宝,平生风义见交情。
青松月下泉台路,白草原头薤露声。
自古英豪皆若此,哭君徒有泪沾缨。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悼念一位名叫"苏才翁"的朋友而作,表达了对逝者雄心壮志未竟的惋惜以及对其人品和才华的赞美。首句"雄心壮志两峥嵘"描绘了苏才翁生前的豪情壮志,"谁谓中年志不成"则感叹他的壮志未能在中年实现,流露出深深的遗憾。
接下来的"零落篇章为世宝",诗人称赞苏才翁虽已离世,但他的著作却成为后世珍贵的财富,体现了他对文学的贡献。"平生风义见交情"则是对两人深厚友谊的回忆,赞扬了苏才翁的人格魅力和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
"青松月下泉台路,白草原头薤露声"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苏才翁的灵魂已归于宁静,但哀悼者的悲伤之情依然如泉台边的白草和月下的青松般清晰。最后两句"自古英豪皆若此,哭君徒有泪沾缨",诗人感慨自古英雄都难免一死,表达出对苏才翁的深深哀悼,同时也揭示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哲理的挽诗,展现了欧阳修对故友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沉思。
不详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握手接欢言,相知二十年。
文章家世事,名誉弟兄贤。
可惜英魂掩,惟馀醉墨传。
秋风衰柳岸,抚柩送归船。
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
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
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
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巷有容车陋,门无载酒过。
池喧蛙怒雨,客去雀惊罗。
握臂如枝骨,哀弦系箸歌。
无憀漳浦卧,还似咏中阿。
岁时丰俭若循环,天幸非由拙政然。
一雨虽知为美泽,三登犹未补凶年。
桑阴蔽日交垂路,麦穗含风秀满田。
千里郊原想如画,正宜携酒望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