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其二十)

时俗竞工巧,绘画丧乃真。

自从解啼笑,浑沌失其淳。

江河日趋下,衣冠日趋新。

每逢桃花开,慨然思避秦。

举世汨泥涂,否亦随飘尘。

烈士怀苦志,自立良辛勤。

陶令起晋季,乐与遗迹亲。

饱历馁与寒,意中常津津。

诗成倩友录,酒熟漉以巾。

先生古遗朴,渺渺羲前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和陶饮酒(其二十)》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古代淳朴之风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追求表面华丽而丧失本质的批判。

首句“时俗竞工巧,绘画丧乃真”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浮华与虚伪,人们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与巧妙,以至于失去了事物的本质与真实。接着,“自从解啼笑,浑沌失其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仿佛连自然的笑声与哭泣都失去了原有的纯真与质朴。

“江河日趋下,衣冠日趋新”描绘了社会变迁中的物质追求与道德沦丧,江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文明的发展,而衣冠则代表了社会的外在形象与礼仪规范,这两者都在不断变化,但并非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每逢桃花开,慨然思避秦”借用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即一个远离世俗纷扰、充满和谐与安宁的地方。这不仅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举世汨泥涂,否亦随飘尘”指出整个世界都在泥潭中挣扎,无论是善是恶,都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与影响。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隐含着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烈士怀苦志,自立良辛勤”赞扬了那些坚守理想、不畏艰难的英雄人物,他们虽然历经磨难,但内心坚定,矢志不渝。这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致敬,也是对当代人士的一种激励。

“陶令起晋季,乐与遗迹亲”提到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辞官归隐,与自然为伴,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这不仅是对陶渊明个人生活的赞美,也是对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饱历馁与寒,意中常津津”描述了诗人经历过的贫困与寒冷,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这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诗成倩友录,酒熟漉以巾”表明诗人创作诗歌时,会邀请朋友一起记录,而饮酒则是与朋友分享快乐的方式之一。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际交往,也反映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先生古遗朴,渺渺羲前人”最后两句将诗人与古代先贤相提并论,赞美他保留了古人的朴实与纯粹,如同远古时代的人物一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综上所述,《和陶饮酒(其二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其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传承。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蕴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野眺

天地亦奇艳,纵横桃李花。

人声响寥廓,云影渡村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有客

有客有客何亭亭,翩翩辞我出我庭。

举头视日日未暮,行行重行还复停。

槃桓斯须故人好,匪有遗说相丁宁。

城西渡头独归去,垂条万缕江天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田父述(其一)

田父昔云壮,而今亦衰老。

耕男荷锄行,语我莫起早。

独眠鸟声集,启户日杲杲。

檐瓦浮轻烟,久霪今乍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田父述(其二)

炊烟起前村,念我耕男饥。

入门促妇馌,语罢还歔欷。

稚子嘱邻家,勿濯菱花矶。

陇头直南去,疾行还疾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