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逢所作的《和寄陈士元》。诗中,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批评了开禧年间朝廷决策的失误,尤其是那些看似拙劣却导致严重后果的谋略。"开禧一失晚方收"表达了对初期政策失当的遗憾,而"在位诸公似拙谋"则暗示了决策者的不明智。
诗人接着通过比喻,将国家的困境比作"穷鸭绿",意指局势艰难,无人能解;"悯寒谁识遣貂裘"则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同情,但无人能提供有效的帮助。王恢和广利两个典故被用来批评某些官员为了私利引发战端和追求功名,导致更多纷争。
最后两句"多少英雄窗下坐,沉吟无语暗搔头",描绘出众多有才能的人对此时政局的深深忧虑,他们只能默默思考,无言以对,形象地刻画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鉴,揭示了政治决策的深远影响,以及英雄人物面对困境的沉痛心境。